獨語與私語式的符號流體《人間賦格》
時間:2012.06.02 14:3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展演藝術中心 戲劇廳
製作: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院
撰文/林乃文
半年一次的北藝大戲劇系學製公演,雖為學校製作,又地處臺北盆地邊緣,但由師生傾力合作,不以票房為唯一考量,勇敢實驗創意,以及學院式的嚴謹訓練及規格,使它含有潛力成為戲劇新概念或新形式的培養皿。多年前搬上國家劇院的《如夢之夢》是其中典範,它的首演場地正在關渡北藝大。
很湊巧地《人間賦格》的主要場景就是實驗室。實驗室的存在,難免讓人有打破習慣、陳規的創新期待。一開場舞台相當吸睛:以層層變形的「口」為概念,結構中心於出口,騰於半空,令觀眾視線一下飛離了地平面,彷彿想像正待起飛。簡淨的潔白底色,形成四方立體的投影結構。絢麗的影像,適時烘托魔幻感十足的氣勢。而一節滑動的車廂¬(但是「走動」式而非自動式),成為敘事者的獨白空間。
一個舉止異於常人,說話破碎不連貫的女孩,成功地勾起全場懸念。夢和現實互相溶解,使女孩出現在夢中也出現在男孩的現實,男孩是回憶者同時也現身於自己的回憶。雙生雙旦雙分身交叉敘事,彷彿朝向俄國文化理論家巴赫汀(M.Bakhtin)說的「複調」(polyphony)敘事;然多聲部的敘述到底是互相辯詰、競衡的平行對話,還是看似多元、終歸是單一作者意識的變聲偽裝呢?
故事結構採多線式進行,有如賦格(fugue)曲式:海邊相遇相戀的男孩和女孩、研究女孩腦部迴路的瘋博士和愛醫師、男孩偶然結交的老者、女孩隱藏的海底幽靈身世……。各線劇情無分主副地蕪漫交錯,表面是英雄救美的老梗,底層埋伏著島國歷史的象徵。
由戲劇系師生共同發展的原創劇本,仍靠大量敘述性的語言推展劇情。話語中知識符號的密度很高:嗜睡症、腦迴路模型、共享夢境、集體潛意識、宇宙能量密度、暗黑能量、白洞、母體連線、馬丘比高原、恩拉凱許、文明底端的魔性……,不大容易消化。所幸演員沒有矯揉不自然的話劇腔或翻譯腔,誇張動作以活潑化大段敘述性或說明性偏高的台詞。
以象徵形式把歷史化為符號,使得本劇很難被當作歷史劇來解讀。因為歷史必須放回原本的時空脈絡,以避免意義的失落或扭曲。經過特別浪漫化的「腦迴路」裝置篩濾下來的種種符號,其實已無法乘載任何真實的意義。特定歷史名詞:馬場町、解放軍、一九四七、一九四九等,也碎裂在老殘和孫坡的支線,攪入夢境,和母體連線、共享夢境等一起化入私語式的符號流體。
一個舉止異於常人,說話破碎不連貫的女孩,成功地勾起全場懸念;但到第九十分鐘時,我突然發現女孩的話語特徵----因被任意消音而顯得支離破碎-----不僅僅是人物造型,也是全劇的敘事象徵:回憶、夢境、現實、歷史,片片段段,久久不能以構成完整的事件印象。中場休息過後,海底幽靈的段落改以群舞動態呈現,實驗室段落有點卡通化,繼而恢復象徵寫實,似乎仍在探索形式語彙的可能性。而象徵一一開解之後,終於使故事全貌畢現。
如果這是一則愛與記憶的辯證,主觀或許無妨----雖然男女主角的歷史記憶,好像外掛程式,難以附著在他們不食人間煙火的性格上。雖然千分之一的可能,我們仍願意相信,有人因為愛而自願被囚困在某人的夢中,舀著破碎訊息呼吸、微笑、殉情…..。
若說這是一個家國寓言,只能說解讀歷史需要的客觀、辯證、節制,在這裡全部缺席。現今社會已充斥著浮薄無理性的情緒,幾乎淹沒思辯空間,複雜多變的近代台灣史,無論刻意或無心的說不清楚已經太多了。況且人的歷史情懷,難以附著在抽象的符號上,猶如浮萍,只餘情緒,難有真正的情感。
這首賦格挾帶浩浩蕩蕩的符號,鋪天蓋地包裝以夢囈與回憶,看似磅礡多樣,追根究底是一首孤意的獨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