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安靜》裡的Jazz / 舒偉傑專訪
撰文、採訪:許育瑋&林奕達
我以前大學時期不是念戲劇的,而來北藝大之前我工作了兩年,進來學校之後我就專心參與演出,回來學校很好的一點就是在這裡是允許犯錯的,可以讓我不斷地嘗試不斷地進步,我很把握每一次的表演機會,參與這些演出中,看到很多不同導演的風格,像這次的導演林如萍老師就是非常有效率的工作,跟不同的導演合作,每一次都學到很多,心態也都有所不同,而這一檔我是以畢製生的身份來演出,又完全有不一樣的感覺,我預計下學期要專心把論文及學位考試完成,畢業之後我會回社會上工作,所以應該就不會再參加學校的audition或是製作,這一次算是在學校的最後一個製作,這讓我更珍惜、在心情上是有點不捨的。
來談談在《大家安靜》這齣戲以及我所飾演的角色──「常健」:我非常喜歡「常健」這個角色,他是一個非常可愛的老人,但這並不是我第一次飾演年老的角色,離現在最靠近的一次經驗是在研究所獨奏會《星馳與標靶之月光寶盒的挑戰》裡有一段飾演老人,那一個老人的形象和元素是從「周星馳的電影」以及「甄嬛傳」裡面取材,試著用很正經的呈現,來表現一個很不正經的角色,加上他身體上的殘缺元素,所以這個老人行動非常的不方便;而相反的,常健這一個角色因為劇本節奏的關係不會表現的那麼遲緩,所以跟上一個演過的角色對於老人的形象就很不同。
之前參加過潘惠森老師的工作坊,在裡面有提到劇作家大衛馬密說過演員基本上只是去執行劇作家給演員的台詞,不必過度的詮釋,好好的工作文本裡所提供的資訊,就會有戲劇的效果,《大家安靜》這個文本對於這個角色已經給了一個非常鮮明的缺陷形象──酗酒,除了劇本上角色有酗酒這個特徵,我幫這個角色又增加了一個生理上的缺點──重聽,這一個新增的設定會讓常健比其他角色的行動更加的遲緩,但是在這齣戲又不能太過於緩慢,也因此自己形成了一個有趣、獨特的形象,以及他專有的行動模式和節奏。「喜劇角色的特點就是角色都會比觀眾笨」,這個角色因為酗酒的惡習以及重聽的缺陷惹出了許多麻煩,讓這齣戲更精彩,所以這個角色的舞台魅力是非常的大。
說到「常健」獨有的節奏,如果用音樂來形容這一個角色,我會用爵士樂(JAZZ)來代表「他」,因為爵士樂有一個固定的節奏及拍子,但是又會在那些固定的拍子上做出一些反拍或是變奏,常健這個角色也是這樣,他遲緩、他重聽、他年老,且就算跟大家的節奏有些不一樣,但是依然沒有脫離整齣戲的大節奏。這個角色另一個很特別的,就是他出來時通常都是自己很大一段的獨白,雖然也有跟導演或是其他角色的互動,但通常都是一段獨白。而在排練的過程中,我們自己發展出:常健這一個角色其實是非常喜歡秦可麗這一個角色的,但不是情侶之間小情小愛的那種喜歡,應該說,秦可麗是她喜歡的女人類型吧!所以在發展過程中也會設計一些他跟秦可麗之間的互動,多了一些在劇本上看不到的詮釋。
其實當初audition時表演的角色是Gary,進了劇組後才分配到「常健」這一個角色,但這齣戲裡不管是哪一個人物都具有非常鮮明的特色,所以每一個角色我都想挑戰看看。
《大家安靜》這齣戲要分析起來有很多面向,但在戲裡面的戲中戲叫做《Nothing on》,這是一齣某種程度「什麼都沒有」「nothing」的狀態,本質上這齣戲並沒有探討角色的動機或是深層的寓意,他就是想要讓觀眾開心、讓觀眾笑,所以他不像契訶夫或其他劇作家的劇作一樣,想要告訴人們什麼大道理,他就是要大家開心、讓大家笑,所以希望來觀賞的觀眾也能享受其中的樂趣,開懷大笑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