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比起經濟,藝術對人類的重要性太過薄弱。

「演藝之事,關係文明至巨!」


                                                                                        春柳社



舞臺監督:楊儒强 撰



身旁友人曾說:「比起經濟,藝術對人類的重要性太過薄弱。」聞此瞬間,身為表演藝術工作者的我,相當震撼。記得友人的說法是:「肚子都照顧不好了,哪有時間跟精力去理會所謂的『藝術』呢?」在臺灣,友人的想法並不孤單。換句話說,在茫茫人海裡,成千上萬的人們懷抱著這樣的想法。



那麼,為什麼藝術經歷古今時光穿鑿卻始終被留下來了呢?藉劇場前輩們於一九零七年發出的演藝宣言為答:「演藝之事,關係文明至巨!」古今中外,有文明的地方就有藝術存在的足跡。原因無它,藝術家就是社會的代言人,歷史的見證者。藝術創作,是眼之所見,耳之所聽,心之所想,揉化,幻型,甚至血淋淋地毫無保留地呈現。在劇場裡搬演的劇碼,或許是當代社會的生活切片,或許是創意發想的天馬行空,但都和一個核心的元素息息相關。



「人」。



時間軸線打橫,我們站在歷史軸心的現當代。身處現當代的臺灣,身為現當代的人。如此,對一個現當代的臺灣人而言,有什麼事是非說不可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秋季公演《小馬和他的頭家潘老闆》抓準「貧富差距」拉出M型社會兩端人生活的對比。揪其內心綿密的層次堆疊,加以轉化,揉入笑料和趣味,在舞臺上搬演。此劇改編自西方戲劇大師布雷希特的作品《潘帝拉先生與他的男僕馬迪》。改編者將歐洲故事拉回臺灣,進行鄉土味十足地大改造。



戲一開始,省思性排山倒海而來。現當代的臺灣「錢」就是信仰,「錢」就是陽光。人人向「錢」看齊,個個朝「錢」邁進。在價格與價值畫上等號的社會裡,撐起社會結構金字塔底層的人,辛勞與汗水沒有價值。在這種情況下,人的生活是什麼?人的夢想還有實現的機會嗎?沒錢就沒前途嗎?



誠摯地邀您踏進劇場,看看,聽聽,瞭解瞭解,現當代的臺灣年輕人,年輕的藝術創作者,腦袋裡所想的,心裡頭想說的,到底是什麼?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