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撰文 李梓揚
住在八里的《春醒》舞台設計畢製生郭家伶,現在都忙到得在學校過夜。這一天,我終於抓到家伶的小小空檔,和她聊聊這次<<春醒>>的舞台設計。
這次《春醒》的演出劇本是有經過改編的,主要是導演想要多加一個層面,《春醒》原著是探討青少年在「成長」所遇到的各種煩惱,原著內容在當時劇作創作的年代是聳動的,但對於現在的我們,就覺得沒那麼嚴重,現代觀眾對原著提出的觀點,回響不會這麼激烈 。
改編過後的劇本大約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分別是「寓言式故事」和貫穿古今的「青少年集體潛意識」由這些方向來討論和反映現在和當時普遍青少年的心聲。
「這次的困難度比我之前做過的都高很多」家伶認真的跟我說著。因為以往比較常設計小劇場的舞台,像牯嶺街,或戲劇系T305實驗劇場,這些空間相較戲劇廳的規模處理上比較單純。家伶大學是學平面美術,所以她說她是比較屬於視覺處理型的。但導演想要讓表演跟舞台之間能有效的互動和對話,讓舞台不只是配角,因此她也修改了一些地方。她解釋這次因為場景很多,變化又很大,她跟導演溝通舞台概念花了許多時間,最終設計稿也在眾多版本中脫穎而出。她謙虛地笑說,「她不知道她現在到底有沒有達到導演的期望。」
家伶表示這次不想特別把舞台時空界定在哪裡,哪個國家,哪個時間點,但比較確定的是,舞台視覺是類寫實的觀感;這讓我想到,導演在設計理念說明會上所表達的,以劇本《四川好女人》為例,來解釋這次想要呈現的概念,就像劇名提及了四川,但故事發生地只是在「四川」,並非我們孰知的大陸四川。有了家伶的解釋,這下終於讓我了解到導演當時所陳述的想法。也讓我這個茅塞頓開的小滑頭對這次的演出抱持著無限的好奇心和新鮮感。
訪問結束,我發現當天攝氏不到十五度,家伶依舊笑容滿面的裹著圍巾,又回到圖室繼續工作,這麼認真可愛的設計。加上導演、演員們的努力,你準備《春醒》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