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超大型夾娃娃機-評《同意的重要》



選物販賣機,俗稱夾娃娃機,是指將商品陳列在一個透明的箱內,其上有一個可控制抓取物品的機械手臂,使用者操控手臂,以取得自己想要的物品,但因為機械手臂設置為達到固定金額才夾得緊,因此衍伸出許多技巧,中文維基百科指出夾娃娃機日文原名為UFO CATCHER,其實只能說是統稱,正確的名字應該是クレーンゲーム,這種古老的遊戲機從1965年就面市了。



《同意的重要》使用四面式舞台,舞台本身是看似停機坪的空間,在觀眾入場時已有演員被吊掛在半空中,開場運用了螺旋槳的影子、乾冰,讓觀眾在舞台上彷彿看到了墜毀的直昇機,而後動作整齊劃一的飛行員出場述說科技的成就,於是展開了這場五十分鐘,關於到底要不要幫助這群失事飛行員的辯證,主持人與歌隊們,使用「麵包並沒有因此變便宜」這首歌來快樂遊行,隊伍中甚至有吐司麵包人,在嬉鬧中諷刺科技、資本主義的發達,力道十足,令人大呼過癮。接著主持人要透過三位小丑的演出,讓觀眾了解,什麼是「同意的重要」,故事內容是史密斯先生身體不舒服,便任憑他兩位朋友將其手、腳、耳朵取走,這樣黑色幽默的橋段,卻因為四面舞台必須面面俱到,而犧牲了演員能量,無法火力全開,幽默有餘但黑色(血腥、殘酷)不足,實為可惜。



緊接著凝視屍體照片及演員手持的發光眼睛,讓觀眾體認到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殘酷,累積爆發在而後羅密歐、茱麗葉,戰場軍人,還有揶揄朱自清「背影」三段關於死亡的影片,讓觀眾在聽到自己與其他人的笑聲時,慢慢弄懂幫助與暴力的一體兩面。之後是飛行員們與歌隊的遊戲時間,導演本身運用許多形式,去化解無法按節奏處理文本的窘境,此時導演雖有一個又一個匠心獨具的安排,但仍顯得有些左支右絀,當相撲、搶氣球、竹竿舞等活動在台上熱鬧一片之時,又有幾個人注意到,不管是演員口中,或者是兩旁投影幕上的沉重呼喊呢?



我個人相當喜歡接近尾聲的審訊段,直接向觀眾揭示「同意的重要」:先承認自己只比地面飛得高一點,才能飛得比天高;先承認沒有人在等待自己的歸來,才有人在等待你歸來。然而導演想極力擺脫的,關於布雷希特(或是布雷希特式)的陰影,卻在那位冥頑不靈的飛行員說出自己是查理.南傑士,並被吊掛到天空時,鋪天蓋地的襲來,這個導演沒有處理(或無法處理)到的單字出現在已經轉譯好的文本中,對沒有閱讀節目單的觀眾來說是無法理解的。



《同意的重要》絕對是齣精采、熱鬧、發人深省的戲,可惜台灣當代與布雷希特已相當脫鉤,加上導演的無力回天,於是《同意的重要》只能是夾娃娃機裡精緻誘人的產品,觀眾,是帶不回家的。

邱昱翔

1.此段文字摘錄改寫自維基百科,詞條目:「選物販賣機」、「クレーンゲーム」
 

2010開春公演--同意的重要:手牽手 當屍首

梅特林克的點字板-評《群盲》


在文章開始之前,請容我先向路易斯.布萊葉(Louis Braille,1809-1852)致敬,此人於四歲時失明,但憑藉著努力他進入了世界上第一所盲人學校-巴黎皇家失明青年學院,而後更成為出色的大提琴跟風琴演奏家,但他最大的成就是發明了布萊葉點字法,雖然這套系統到他死後13年才獲重視(在他生前甚至是不被允許在學校教導的),但到今日已成為全世界盲人通用的文字,而且也可以轉譯成目前所知的任何語言。



《群盲》開場的片段,透過舞台上懸掛的景觀箱,說明場景為森林並建立起這齣戲非寫實的規則,首先是台上唯一著西裝的神父(可被引申為有智識者、有權者或支配者),隨著破碎的節拍器聲音,帶領著裝扮成裸身木偶的群盲們從舞台上緩緩走過,接著換上日常衣物的群盲們,展開一連串由日常生活變形而成的舞蹈動作,其中一段,每個盲人出列以不同的方式行進,但最後經過神父雙手的撫慰(也許是教育,或甚至是催眠?)又回到整齊劃一的隊伍中,導演洪千涵在文本開始前,不花半個字,已經清楚的引導觀眾思考,在導演/演員、神父/盲人、個人/社會之間,究竟有什麼差別呢?



隨著樹木景片緩緩降下,群盲開始展開了辯論,帶他們出來散步,明眼人的神父不見了,眾人商討該如何是好,在此演員們使用非寫實並固定的動作,在台上慌張游移,雖突顯了《群盲》描述眾人皆被操縱的主題性,但起先卻犧牲了台詞中間的韻味,但隨著劇情的推移,我們逐漸看到了盲人們的情感,老盲婦說「神父在說話的時候你們都在說話」,年輕盲女對於太陽、花的情感與回憶,逐漸讓那些非寫實的元素(星星的聲音、由樂手帶著手電筒所裝扮的狗)堆疊出再寫實也不過的恐懼。



而後群盲們終於發現死去的神父,陷入一片哀傷,此時寂靜了大半場的瘋姐妹帶著她的嬰孩,緩緩走過台前,無聲的痛哭令人動容,最後群盲們聚集成一個大肉球,這時天空及觀眾席都下起雪來了,遠方似乎傳來腳步聲,但是此時唯一能看得見的嬰孩只能哭而無法言語,而那些能言語的群盲們,卻又都看不見…



今晚的演出,導演洪千涵運用許多嶄新的手法,不著痕跡卻忠實地替我翻譯了這片百餘年前(此劇本於1891年首演)梅特林克所留下來,名為《群盲》的點字板,原來上頭寫著:

“原來你我,皆是群盲”

邱昱翔

1.此段文字摘錄改寫自維基百科,詞條目:「盲文」、「路易斯.布萊葉」
 



2010開春公演--群盲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唱:九歌

                                             
                                                九歌



                                                                    屈原這樣唱

                                                               林懷民大師這樣唱

                                             這次,導演,朱芳儀跟大家一起這樣唱!







已經演出3場

在2010年的三月

還等什麼?!

九    歌
                                              

無路可出 劇照搶先曝光囉

                                
                               2010年3月          你,無路可出嗎?

卡遜:楊宣哲飾演



艾絲蒂:陳以恩飾演



伊娜:徐敏芝飾演


進入倒數四場,你趕上這波潮流了嗎?
如果還沒,請加快腳步囉!

無路可出

無路可出

無●路●可●出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角度的權利”────《無路可出》導演歐陽倫訪談記錄

第一個我要講的是,我很緊張,因為我們光是在讀劇,就花了一個小時二十五分鐘。那我們這齣戲是沙特的劇本,沙特是一個存在主義哲學家,他寫這個劇本,就是為了藉著戲劇來反映他的理論,所以他在這齣戲裡面,用了很多”說明性”的台詞來發生故事。可是”說明性”的台詞在你聽久了以後會覺得有點枯燥,會覺得像演講,雖然講的東西很有意義,但他把太多”說明性”的台詞放到裡面。那這個東西跟我原本很喜歡的劇作家貝克特有些差別。貝克特會把他的哲學用隱喻的方式放在他的戲裡面,但是沙特喜歡用角色的言語把它說出來。(沉默)然後現在的觀眾,我所設想的現在的觀眾,或按照我現在處處看戲的經驗,總歸來說,我是一個視覺性動物,或者一個感官性的動物,我喜歡聽,我喜歡看;那個聽是指說那種有氛圍的聽,但是當一個人他只是在講台詞的時候,我往往無法太專心,以致於現在呢,歐陽倫很緊張,緊張他就算把一個小時又二十五分鐘的戲刪到六十分鐘以後,雖然縮短了,但是觀眾有沒有辦法從頭到尾專心聽……嗯。

一個台灣學生導演,如何詮釋一個在1944年法國寫成的劇本,並且,這劇本又含有艱澀的哲學意涵?而,當這個哲學意涵被搬到劇場裡面的時候,它將以何種面貌呈現?它將帶給觀眾何種感受?且看導演歐陽倫對於這齣戲有何獨到的思考與見解;用了些什麼樣的手法,來詮釋這次的北藝大春季公演《無路可出》。

採訪人:洪儀庭、潘芊樹、田仕廣
受訪者:歐陽倫
採訪文字整理:洪儀庭

這齣戲他主要的場景是在一個地獄裡面,那你自己對於”罪”這件事情的看法為何?你是信基督教的嗎?
我父母都是基督徒,我從小就會去教會,但是我不敢說自己是個基督徒,但是我對基督教很有認識。

這就是有趣的地方,就是你吸收基督教那邊的東西可是你卻身在東方的一個世界裡面,那你對於”贖罪”或是”罪”在東方跟西方之間,看待它的方式的差異有什麼感受嗎?
東方跟西方的差異……可是你所謂的西方應該是從這個信仰延伸的?

對對對,延伸的。因為在東方我們” 地獄” 的觀念是來自於印度的也就是佛教,那如果從我們的本土也就是道教出發的話,地獄的觀念並沒有那麼明顯,甚至於他們只講陰間。可是基督教裡頭也有提到地獄,那我們這裡把它拿過來跟道教甚至跟佛道教作比較……?
對於這齣戲,研究地獄並不是主要我要做的事情,所以對於地獄我沒有花太多力氣在上面。因為沙特今天這個劇本,他要講的事情並不是說,角色為什麼會來地獄這件事情,因為今天不管你是哪一種性格,你無法到極樂世界、你無法上天堂,因為你做了一件”錯的事情”,以至於你可能要付出一點代價。而我只是基於這個狀況底下去思考這齣戲的場景,所以我不把這個地獄擺在任何一個信仰底下。

那你覺得這個世界有任何神在審判這個世界嗎?
沒有。(沉默)這樣講我覺得反而有點有趣的事情是,我反而覺他們是自己選擇自己來到這裡的。就是,沙特有一個理論就是,人是一開始就被定義的,他經由不斷地選擇之後,他才變成他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而這三個主角,他們剛好在人世間選擇而做了一些決定,而這決定是不對的────虐待妻子、同性戀自殺、一個是殺了自己的小孩。他們有權利決定你的人生不做這些事情,但是他們卻選擇這樣做,以至於他們做了之後,也不是說是不是有一個神說你這樣做不對,而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別人對他們的道德觀,他們才想說,完蛋了我現在要去地獄了。他們違背了自己的良心所以他們在我的戲裡面他們才會來到地獄,我覺得沒有人去宣判他們,這是他們自己造成的結果。

台灣人對於存在主義的東西是否可以吸收?因為對於普遍講求現實的台灣社會來說,這東西似乎是沒有什麼好想的?
我覺得可以,因為存在主義這件事情是通用的,我覺得沙特的存在主義是很廣泛的,大家不一定會感受到震撼的訊息但是大家會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就是喜歡這種主題的人就會知道。

所以你的方式是用比較貼近我們的方式、比較樸實的手法去處理這個故事?
對,盡量用演員之間的互動,因為台詞已經很多了,盡量讓一個人看一個人的神情,盡量讓有一個人坐在我的旁邊,那對我所造成的影響這件事情被觀眾看到;藉由他們的動作,藉由演員的表情、眼神去多說一點,然後把台詞盡量刪掉。例如”你為什麼要看我”這句台詞,沙特就是很喜歡用話語來講。有人在看你所以他就會擺一句台詞說你為什麼看我。那像這種台詞我就會盡量刪掉,而用表演代替。(沉默)那像這三個人,來到一個房間。假設,我們每一個人,你們生活經驗裡面一定有,你們去參加一個你們從來沒有到過的夏令營,或者你因為在外面接了一個什麼case,遇到一些新認識的人,在一個空間裡面,一開始你們之間的眼神交或跟他人相處的感覺,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的成見在裡面。

那剛剛有提到,沙特這種說明性的台詞之於表演有許多執行上的困難,而你之前理念說明會也有提到,法文本身就是一種很犀利的語言,那現在卻被翻成中文來演繹的時候,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這要怪那個翻譯者……導演怪翻譯者(笑)。因為我手上有法文本也有英文本,我發覺他參照英文參照得太多了,而考究法文的說法,太少了。我們去看中文本跟英文本的差別,幾乎百分之九十五,一樣。所以對於法文,我又看不懂法文所以我跟愛玲老師討論法文比較多,我有哪些台詞我覺得中文不太順的話我就會去問她原本在法文是什麼樣的意思。我想我可以舉例…..哪一段…..(拿劇本)(找,找不到)嘖,我不知道要怎麼講耶,因為,好,我不是很懂法文的人,所以在這個工作當中我又只能透過陸愛玲老師那邊詢問到我比較無法解決的東西,但是在面對整個本的時候,我剛剛其實有講到,就是我試圖用演員的動作、面向、表情來取代掉台詞對我來講的難度。當我知道有很多翻譯的問題的時候,我選擇這樣的一個做法。

所以你已經跳過中文了。
對就是我已經不仰賴中文給我的意思,我去仰賴我的感覺、現在發生什麼事情、這三個人會有什麼樣的互動。

因為這次這齣戲的主要場景是在地獄嘛,那感覺你們的主要意圖是想要讓觀眾知道地獄無所不在這件事情,所以你把這個所謂非寫實的地獄拉到我們現實生活場景,所以在表演上就採取所謂寫實的表演策略。那你會猶豫或排斥加入一些較為跳tone的非寫實表演嗎?
有會有。加了。因為我喜歡的劇場其實不是寫實劇,可是當這個本必須被我們拿來做的時候,我也在想我可以用什麼方法去改變它、用我喜歡的方式去演出。可是,後來我和演員在讀劇完之後發現,我們得到的感動或覺得有趣的地方就來自於這三個人是活生生的人,然後,當他們用活生生血淋淋的話去說人會說的話之後,那最後的戲的力量才可以起來。因為這講的是人跟人之間的地獄,所以假如我把人這個事情用手法或者是用其他表演方法來進行的時候,它會使那個人看起來不那麼真實,或者說產生比較大的距離以至於我沒有辦法認同他跟我一樣是同樣的人類。所以當我們第一次看完本,我們覺得有點可怕的事情是來自於三個真實的人在一起可能會造成這個狀況。可是在中間還是會希望做一點改變,不然看電影就好了。所以希望在過程當中,大家還是可以感受到這是在一個黑盒子裡面發生的事情。

所以還是會運用一點非寫實的手法。
對,燈光等等。然後這些東西是幫助大家看到這三個人。所以我用的非寫實光的用意是把地獄長什麼樣子好,房間長什麼樣子好的這種考量上。但這是發生在三個人之間的故事,我以這個理念來當作我這個非寫實手法的出發點。他也許寫實地發生在這個房間內,但我的非寫實的一些技術點是想辦法讓你忘掉這裏是哪裡,你只會看到他們三個人這樣子。

然後我也想講一下在這齣戲裡面我有使用到很多”畫框”的概念。我在中庭也會擺一些畫框,我甚至會擺兩台電視然後那電視的框是畫框。畫框這個東西對我來講很有趣,它裡面有可能是照片,可能是一幅畫,不管是哪一個派別的畫。這件事情很有趣就是,那是一個畫家一個人,他看到這個世界,不管他看到什麼,他有一個感受,於是他藉由他的手,或藉由他的相機去把它拍下來。所以大家從這幅畫看到的是一個人在看這個世界的角度,然後我去感受,我有沒有相同的角度,它能不能引起我的共鳴,而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角度的權利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群盲 還有 同意的重要 上新聞囉 ~~ 藝饗年代

緊急公告 Kalpa時光之劫 觀眾座位異動公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夏季公演



《Kalpa時光之劫》

演出座位更動公告



各位親愛的觀眾朋友
真的非常抱歉
由於演出舞台有所更動
觀眾席座位也跟著改變
故原對號入座將改為自由入座(不對號入座)的方式,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已購票觀眾亦可持原票券進場,
欲辦理退票觀眾請持票券於4/20前
國家戲劇院
國家音樂廳
售票處辦理全額退款



退票辦理時間
四月二十日(二)以前每天中午十二點至晚間八點

非常感謝您的諒解與配合

2010年3月16日 星期二

No Exit 無路可出 徐敏芝還有陳以恩

“我大四,主修表演,順利的話會今年畢業。”

畢製生徐敏芝,如是介紹自己,也同時展開這次訪談的主題:
在北藝大戲劇系學表演的學生,將如何看待表演、表演與自己的關係、自己的表演與整個社會的關係,進而從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採訪人:潘千樹、洪儀庭、田仕廣

採訪整理:洪儀庭

受訪人:徐敏芝、陳以恩

關於你所飾演的角色性格有何想法?

徐敏芝(以下簡稱徐)飾演伊娜:
她,很了解人性,她很聰明,反應很快,而她的罪就是在西方還很傳統的時代裡,身為同性戀。另一方面,她很喜歡掌控所有局面,在我們一般人眼中是很強勢的。角色跟自我
的性格是分不開的,表演到最後其實還是要面對自己性格的問題。我以前的個性很像卡遜,但對我來說,我會很想要成為伊娜,所以越演,個性就越向那裡靠攏,然後就變真的。所以這次作品,也算是整個大學生涯的畢業製作。
而這個角色剛好符合我
一直努力成為的方向。

陳以恩(以下簡稱陳)飾演艾絲蒂:
我覺得這個角色離我很遠,因為我完全不是這樣的個性。我覺得這個女的應該是小時後有所創傷,沒有發展好,所以才成為她這種個性的人,
變成一個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女
她是一個極度自戀的女人,為了男人,也為了錢。她嫁給一個很有錢的老頭,又不甘寂寞愛上了一個窮光蛋,但卻又不敢被知道。所以當她懷了情夫的孩子,才會如此害怕,殺死自己的孩子,並導致情夫的自殺。
她很狠心,表面上很想要愛,
卻不知道如何去愛。

徐:這樣講好像很變態,但是生活中確實是有這樣的女生,
喜歡和男生搞曖昧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所以這些性格都在
每一個人當中,每一種性格發展都有它的原因。

可以請問兩位的宗教嗎?

陳:我小時候念基督教幼稚園。

徐:基度教。其實我到了大三才是基督徒。

這個問題其實是要問你們關於”罪惡”這件事情。
不同宗教對於”罪惡”都會有不同的作法或觀念,
可以聊聊你們兩位的看法嗎?

徐:我覺得基本上其實每個人都會犯罪,都會有讓你心裡過   
不去的那種感覺,而之所以會過意不去,是因為我們所知道的價值觀告訴我們什麼事情就是罪惡,但,另一方面,
罪惡永遠迷人
所以很容易淪陷下去。

所以妳有曾經做什麼讓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

徐:(笑)如果我真的不能接受還會跟你們說嗎?

陳:我覺得這一點我和艾絲蒂有點像,以前我會把它藏起來,然後盡量不去想。現在的我會跟伊娜一樣坦然面對自己,但我無法這樣去面對別人。

妳們在認識自己的角色的時,她們都是墮入地獄的罪,
妳覺得她們對於自己所做的罪了解嗎?

徐:我的角色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他接受。
這個關鍵在說,愛不是罪,但是伊娜卻因為愛而下了地獄。因為她的掌控欲,讓她的堂嫂離開,又很聰明地把他人逼到一個地步,所以她很清楚她犯了什麼罪。所以,她是個很勇敢的人,做了就去面對。我慢慢開始喜歡上這個角色,以我徐敏芝的人格來講,我還滿想要成為這樣子性格的人。

陳:我覺得最清楚的應該是卡遜吧,他是表面上看來最懦弱
的人,他是最不敢承認的人,但其實在他內心深處,很清楚做了什麼事。

徐:卡遜想在我們三人當中建立一個形象,因為他很在意別
人怎麼看他,所以才會用各種方式隱瞞,可是他自己心裡很清楚。

在一個地獄的場景裡演戲,心裡會不會覺得毛毛的?

徐:其實我們想帶給觀眾的觀念是,地獄就是我們的生活。
我反而覺得,這就是我們平常人跟人在一起的畫面,是一個看似普通的景,幾個普通的人搭在一起,最終想給觀眾的感受是────
 你們的生活,就是地獄。
           


              





九歌 畢製演員 我是李家慶

1. 演員自我介紹



嗨,大家好,我是李家慶,可以叫我光光就可以了,我是9503班,大學四年級主修表演,我的主修老師是蔣薇華。


2. 請問表演內容以及飾演角色?


九歌裡的群戲部分非常多,但我主要的幾個角色是戲最開場的東皇太一,他是神中之神,他就像是西方的宙斯那樣,擁有很強大的力量,降臨於這個世上。
我們整個戲有一個主題:失意的愛情,有絕大的部份是在講屈原,也就是我們傳說中的作者,而我也有扮演屈原的角色。在戲中,除了扮演主要角色之外,我和大家都是歌隊。另外我也有扮演山鬼。其實,一聽到「九歌」就可以感覺跟肢體脫離不了關係,但其實我的肢體並沒有很好,所以這場戲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磨練。


3. 工作上的感想?

其實我每天都在做作業,因為我沒有舞蹈底子,所以我每天回去都要複習在排練場裡的東西和作自己的作業,也搜尋了很多有關屈原的資料。最大的收穫便是了解屈原──從端午節到真正瞭解屈原這個文人。
感覺一切(排練場生活)都結束得很快,因為我們沒有文本,所以我們很早就開始工作,一直到現在都還持續的在工作,一直練習以及尋找新東西,所以其實很難想像下個禮拜就要進劇場以及演出,但這段時間裡我覺得很充實。

至於有關工作方向是不是很難找,一開始會,但導演很了解自己要什麼,所以有一個主題就能很快的從主題裡找到工作的方法和方向。不過在「九歌」裡有很多動作,需要很多時間的精密練習。









九歌 希望來看戲的觀眾不用想太多,只要來感受就可以了。

距離演出的日子越來越近,《九歌》劇組的導演、演員、舞監和助理們在排練場裡積極的準備著。雖然觀眾們無法在排練場裡感受《九歌》,但是我們可以藉由瞭解導演的概念和演員排練的心得,在進入劇場前,
讓我們「穿梭時空」,進入千年前──《九歌》的世界吧!



《九歌》



有關「屈原」─亂世年代裡寂寞的清流







在混亂的戰過時代,出生於政治世家、自小內外兼修的屈原,將他畢生的熱情投注輔佐國君和使國家強大的事業上,但由於他太過於完美主義和固執己見,使得屈原在不自覺間得罪了週遭的許多人,甚至遭受這些人對他各方面的攻擊,最後終於使屈原失去了主君的信任,並且被流放。在被流放時,屈原創作出了許多流傳至今的作品,例如離騷和九歌,但這位才貌兼備的文人最後還是抱著無法報效國家的憾恨投江自殺了。







然而,雖然我們大致上瞭解了屈原所生活的時代以及他的生平,但仍因為歷史上對於屈原的詳細記載和調查並不多,使得針對屈原這個人各方面的研究更為困難,也因此只能從《楚辭》的文章裡推測並且追尋有關屈原更多的資料。例如《天問》裡提供了有關戰國時代的人們的宇宙觀;《離騷》是屈原內心的自傳;在《漁父》中,屈原和漁父哲學上的辯論,就像是側面對屈原形象的描述;而在當時祭神的歌文──《九歌》中,則隱藏了屈原對自己心境上的描寫。





《九歌》裡極特殊的「人神戀愛」全部都是失意、無法結果的愛情故事,而正可以和屈原顛簸的仕途相互呼應。導演這次所採取的方法,是將《九歌》的種種篇章,當作對屈原的仕途以及人生的比喻,而不直接描述屈原的生平,讓觀眾從不同的角度,跨越時空,貼近屈原甚至是幾千年前的世界的情感。







「表演給活人欣賞的,已故者/遠古的故事」







在《九歌》中有一場主要是人的魂魄,這些魂魄其中隱藏著屈原的魂魄,而屈原也和這些人的魂魄相互對照,而在戲中接近結尾的部份,「屈原」將會出現,說自己的心聲。



在導演的想法中,每個人的魂魄都是個體而且純粹的存在,魂魄也不僅代表「靈魂」,同時也是一股流動的能量,和世界上所有事物彼此連接溝通。或許這股能量並沒有直接影響現世的社會,但早在遠古的中國就已有「萬物皆有靈」的概念──《九歌》的世界裡,人和神共存於同一個世界生活,甚至成為平等的存在,他們的情感跨越了人和神的界線,在歷史殘酷的激流中,盪漾著淒美的漣漪。但過了千年之後的我們卻和神與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遙遠,因此導演將《九歌》裡的古代世界用另一種方式複製回現代,喚回人對於自然的關懷和記憶。







現代和古典的融合







關於神鬼的設定,導演故意將時空拉得很遠,因為在導演的概念中這些神鬼除了比人們擁有更高等的地位和跟人類不同的靈體之外,他們形像其實是被擬人化的,也就是說他們其實是跟人們所想像完全不同的──當人去意識到神鬼的存在時,就給了他們一個擬人化的過程;就像是現下世代的偶像和傳奇的政治人物就像是被群眾用「造神運動」創造出來的,所以在九歌之中,這些神鬼被現代化,而他們自身存在的意義則是用現下時代所能接受並且理解的方式代表出來。





然而,導演發現最困難的事情是做《九歌》的切入點。真正開始排戲了之後才知道,《九歌》不只有文字之中能看到的這些,它還有很多的背景和文化內容,但是現在導演也只能負擔比較單純的那一方面,如果真的想將古典美麗的東西做出來,可能會需要比較多的時間和內容表現,必須有所取捨,現在導演所用的方式就是轉化其古典風格較為「貼近現代的古」。古代的東西其實對現代來說是非常神秘有趣的,所以導演還是利用了很多古典的元素,並且稍做轉換──並非是像典籍之中的古,而是「類似」,但你會知道那是現代的東西,這點在質感上的拿捏是很微妙的。另外一方面是語言,雖然《九歌》的語言真的很美麗,但是現代對於文言文或古文可能無法立即瞭解,所以還是需要進行轉換的動作,也就是用文白交雜的方式講出來。





《九歌》中大部分的演員的肢體都很好,並且不同種類身體上的技巧,另一方面,導演還希望他們對古代典籍有感受力,不僅僅是了解古代的典籍意義,而是可以感覺出語言裡的「感覺」;這一次有很多說唱文字是演員自己寫的,而導演也同時發現他們對語言都很有創造力。有趣的是,這齣戲因為這些演員的進來而方向上面有變化,原本導演想做的是比較偏通靈路線的,但是這些演員的調性和導演原本想做的路線完全不同,這讓導演感覺很奇妙。





在表演上,導演加入了許多的元素,例如現場的即時投影手指舞和Rap等等。然大部分的表演都是用動作和音樂來表現,降低語言的成份,並且將文字發展成能唱能舞的表現;林懷民老師曾經嘗試將已瞭解和想像中的《九歌》中的儀式表現出來,但是導演不只是想表現古代的儀式,而是以中性的舞台狀態──「變換多端的空台」給予所有的可能,例如:「陣」的概念,發展出祈禱或是占卜儀式的表現,將之轉變成「現代方式」的古代儀式。





然而最重要的是,面對年代相距遙遠的《九歌》,是不是會擔心觀眾無法吸收和負荷呢?在初期的時候,確實是有發生這樣的問題──因為主題實在是太繁雜了。但是在不斷排戲後,劇組慢慢整理出架構和內容,像是東君和河伯比較類似宇宙觀的東西,因為它涵括的範圍太大,所以最後導演將焦點放在人鬼愛戀之中。其實導演很害怕那種會深入「研究」典籍並且對照出這次演出有九歌原文裡哪幾段的觀眾,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當導演在做準備功課的時候,發現九歌的解釋本來就有很多種,另外一個是因為導演已經將很多部份融合在一起了,也就是不再是做「組曲」,而是用「屈原」角度的切入路線去融合了某些場次。

導演朱芳儀:「希望來看戲的觀眾不用想太多,只要來感受就可以了。」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我要活下去」系列活動加碼送啦!請再也不要錯過,新舞台廣東話劇院呈現:與妻書

凡購買「我要活下去」以及「過年紅包來」套票組的觀眾捧友,

我們要送你去看戲囉~*


只要帶著你的套票組,

於演出當天提早30分鐘至演出前台兌換入場票券即可,

一套兌換一張喲!



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廣東話劇院激情奉獻!

以劇銘勳,精神永存!

精心策劃300天,豪爽投入300萬。

一首情歌,徹響刹那永恆;

一部淚史,灑染真愛襟懷;

一封情書,鐫刻泣血訣別;

一台大戲,續演百年傳奇!

集大家之力,求經典之作!

用生命書寫信念,用血淚成全愛情。



演出名稱:與妻書

演出時間:3月22以及23日晚間7:30

演出地點:台北 新舞台

演出團體:廣東話劇院



劇碼簡介:

在某城市擴建公園的過程中,一個辛亥革命者——林覺民的塑像被推翻,丟棄在公共廁所旁邊,備受淩辱。一百年前的林覺民,如果他今天有知,如何回答他當年的英勇壯舉的的價值和意義?痛定思痛,隨著林覺民對於自己24年短暫的一生的回顧,梳理了自己從一個私塾先生的家庭的繼承人,到辛亥革命中,因為那次失敗的舉義和那封《與妻書》而聞名中華的英雄。



他是一個一往無前奮勇赴死的人。辛亥革命第九次舉義馬上在廣州爆發,然而,因為激進青年偶然將清廷地方官員擊斃,使得清廷廣州政府馬上警覺和防範,並且阻斷了成功舉事的關鍵環節。舉事還是順延,知道舉義必將失敗而一意孤行?舉事的領導人和林覺民們選擇了一條用性命喚醒沉睡的中國人的道路。

他是一個對於愛情和愛人無限眷戀的人。妻子陳意映是林覺民短暫生命中最光輝的襯映,最美好溫暖的感情的寄託。林覺民在赴死前三天給妻子的信中書寫下了與妻子五年情感的幸福和艱辛。在捨生取義與兒女情長中的權衡和抉擇,他最大幸福是那個有了陳意映的家,人生最大遺憾也是對陳意映的離別。

演出把林覺民的短暫一生的生命點滴細節,寸斷肝腸的情感,大義凜然的赴死精神,用今天人的視角認識和現代戲劇手段做了嶄新的詮釋。

編劇 龔應恬

著名劇作家、中國新歷史劇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電視劇《射雕英雄傳》、《母親》、《鑼鼓巷》、《蟋蟀宰相》、《布衣天子》等多部;大型政論片《民魂》;著作《在一起》、《認識馬俊仁》等9種;擔任總策劃的電影有《瘋狂的石頭》、《明明》;話劇《夜色迷人》2006年1月由國家話劇院公演、話劇《地產大亨》由林兆華戲劇工作室與北京當代MOMA劇場於2009年底推出。

曾獲“飛天獎”、“金鷹獎”、“‘五個一’工程獎”、“春節最受觀眾歡迎電視劇獎”、“優秀編劇獎”等獎項。2007年首次執導的電影處女作《彩票也瘋狂》入圍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第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

編劇的話

比一代人共同健忘更可怕的是集體缺失信仰。

導演 吳曉江

國家一級導演,中央戲劇學院客座教授。

1970年代曾在黑龍江龍鎮農場作農業工人、在哈爾濱話劇院任演員學員。1979年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本科學習戲劇導演專業。

曾導演話劇、電視劇、廣播劇、大型體育館演出、電視晚會、戲曲等。

主要話劇作品有:《一個生者對死者的訪問》、《離婚了就不要再來找我》、《瘋狂過年車》、《故意傷害》、《周君恩來》、《我聽見了愛》、《人民公敵》、《玩偶之家》、《時代先鋒》、《牛玉儒》、《就不讓你蔫悄的死》、《我不離婚》、《長大成人》、《老婦還鄉》等。

曾率團趕挪威、新加坡、日本等國演出,並參加英國、美國、瑞典、挪威、韓國等國的學術交流活動。

導演的話

我們不願意將那個激動我們的林覺民,那個激情奔湧的時代,用平鋪直敍的語言來傳遞。我們選用了詩的語言長嘯,當代歌曲的繾綣,現代舞的冷峻與多義來表達我們的複雜而清晰的感受!我們運用現代的舞臺美學語彙來呈現那個舊時代淒美,表現當代人對舊時代強烈愛情的唏噓。希望在你邁過我們搭建的時尚與古典橋樑,尋找到今天的人生價值。




歡迎您!


我們的展演部落格搬新家囉~*






2009春季公演《傻瓜村》


2010開春公演《同意的重要:手牽手 當屍首》

2010開春公演《群盲》


2009冬季公演《12》


2009冬季公演《H2M2》


2009秋季公演及中國戲劇節《吶喊竇娥》

「我要活下去」首部曲------系列活動精彩分享ABC

                                               恭喜發財紅包來套票組-送你-滿意福袋



特別感謝

北藝風概念店

  馥小布手創工坊

 大力贊助

  「我要活下去」

  系列活動







不敢相信,無路可出!(上)

《無路可出 No exit》

存在主義。

三個亡魂,一個地獄。

互相隱藏 互相揭發 互相牽制 永無止盡的掙扎…



劇作家 尚-保羅·沙特 Jean-Paul Sartre

導演 歐陽倫

舞台設計 謝均安

服裝設計 江佳音

燈光設計 王怡晴

舞台技術設計 陳品辰

畢製演員 徐敏芝

為該檔演出上半場,戲長約50分鐘,正確演出長度以前台公布為準。

演出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演出時間:2010年3月26、27、29、30、31日 7:30 pm

3月27、28日 2:30 pm

票 價:350元/張(一票可觀賞兩齣戲)

◆購票請上兩廳院售票系統http://www.artsticket.com.tw或兩廳院售票端點

◆全台7-11及萊爾富超商皆可購票

◆【北藝大戲劇系演出行政組】02-2893-8772(20人以上團體優惠票亦請聯繫此專線)

◆觀眾接駁專車由關渡捷運站前站出發,只需準備10元銅板一枚即可喔。

接駁專車時間表:晚上場:18:40;19:00;19:20

下午場:13:40,14:00,14:20

◆開演後15分鐘,即不再開放觀眾進場。敬請準時入座。



☆票券熱賣中★

不能不唱,九歌!!(下)

《九歌》

《楚辭‧九歌》是一套祭神的組曲,流行於24個一百年前。

兩千四百年後,星體照樣運行,

在世界毀滅之前一起感受。


原著作者 疑為屈原

文本架構 朱芳儀

說唱文字 廖崇捷、張家瑀,以及全體演員

導演 朱芳儀

舞台設計 黃博音

服裝設計 詹雅真

燈光設計 林修皜

舞台技術設計 陳品辰

影像設計 張暉明、廖祈羽

音樂設計 張家瑀

音響技術 黃偉倫

舞蹈設計 朱芳儀、李潔欣、潘韋勳、朱育宏,以及全體演員

魔術指導 武傳翔

畢製演員 李家慶

為該檔演出下半場,戲長約90分鐘,確定演出長度以前台公布為準。

無路可出--導演歐陽倫----------排練紀錄一

《無路可出》

導演:歐陽倫
紀錄時間/地點:3/03 15:30-18:00 T205


一進到排練場,看到演員很安靜地進行暖身和準備的工作,我的第一直覺印象就是────這真是一個很有料、專注力很高的劇組,卻又不失和諧的氣氛!不過,也許這就是他們在面對沙特這一個難度不低的劇本所抱有的工作態度。
我們知道,沙特有名的哲學理論即「存在主義」,這個歐洲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後所生出的產物,不管是對於觀眾或是創作團隊都將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這是歷史脈絡的隔閡。
這些演員,該用何種心態去詮釋、感受這一類的主題?

在排練的過程中,我們立刻發現法語翻譯的隔閡。

語言轉換的隔閡────一句“不和郵局職員交朋友?”即面臨該不該刪去或者是否該換一種說法的問題。
然而,我們也因此發現,導演(歐陽倫),對於語句的說法、丟接節奏是極為挑剔的,在排練的過程中,在語句對話先後的調整上非常細膩,並不時詢問演員的意見,然後調整演員動作的節奏,而在一旁的導助(李銘辰)也積極地向導演提出建議。導演有時會很大方地把排戲權力交給導助,但當他發現導助和他要的東西有所不同的時候,就會發生兩者屬性不同的趣味對話:
導助:你知道我就是走soft掛的嘛!

導演:我知道你是走soft掛的!
導演再看了一次走位後,又意味深長地說,
導演:嗯……不要不要,我還是喜歡重口味。


在不停磨戲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導演如何精確地表達他的想法,而演員如何準確地吸收與執行。當導演把每一個小動作都當成走位在調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表演,才會是最為細緻、最為貼近真實的表演。而時常身為演員的導演,也不時直接與演員溝通表演,相信他對於演員在場上所發生的每一種狀態,很容易可以感同身受。


紀錄人:洪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