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郁晴─畢製生專題報導
撰文:邱學妍
我所知道的麗珠
在準備audition時,看完參考資料〈林為民先生訪問紀錄〉後,我就覺得在這三個女人當中麗珠最令我印象深刻。比如說學生時代的她想繼續唸書,可是母親卻希望她嫁人,她便用很酷的方式逃婚:學琴的時候把衣服捲進琴譜內帶走,一次帶一些,最後靠著哥哥的幫助從印尼逃到中國大陸念書,才認識了林睿明,這個即將和她成為命運共同體的男人。
麗珠是印尼華僑,導演希望將她熱情奔放、率直勇敢的個性呈現出來,故事中也透露出她剛烈的性格,像是少女時期的她曾向父母反抗:「都甚麼時代了,還包辦婚姻!」便是我覺得很有代表性的一句話。
麗珠性格的轉變
這個劇本是從女性的角度來看霧峰林家三代的故事。林家的男人個個都是驍勇善戰、馳騁沙場,以國家興亡為己任,在那樣紛亂的大時代裡不顧一切將事情攬在身上,常使自己身陷危難之中。正面來說他們的胸懷都很大,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某種程度上他們都犧牲了家庭。
麗珠的少婦時期是她的個性大轉變的時期,本來也是個有錢人家的小姐,然而婚後生活很窮困,獨自帶著孩子又時時擔心丈夫的安危,原先個性上許多稜角也就被磨平了些。
麗珠雖然很為睿明憂心,但其實睿明若不是這種個性,或許麗珠也不會跟他在一起,其實他們倆都蠻「悍」的。麗珠有一句對睿明說的話:「列祖列宗英勇作戰,背後的女人承擔更大的苦難。」我認為這句話不只是抱怨,也是事實,她接受了她愛上的這個男人以及他身體裡流的血。關於愛情,小倆口的對話中曾暗示麗珠其實不算頂漂亮,少女麗珠曾問少年睿明他愛她什麼,他毫不思索地說愛她的勇敢、正直。我覺得他們很難得,都是看到了彼此個性中難能可貴的地方而選擇了彼此。
三個麗珠
這次演出很有趣的是三個演員分飾同一個角色的不同時期,三人經常會在場上交錯,導演希望我們可以平時就觀察彼此,異中求同,但也希望三個人有不一樣的地方,有種過去、現在、未來同時發生的感覺——從過去的自己可以看到現在的自己,那麼從現在的自己能看到未來的自己嗎?
看到麗珠從一個活潑大膽的女孩,然後一路上歷經磨難,遭受種種打壓與批鬥,到了下半場時神色已經不若當初,很有感觸。如同導演和三位演員討論時所言,政治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個性甚鉅。
詮釋角色
我們演的是百年來的故事,文本並不那麼口語,表達情感的方式在語言上也比較含蓄、文言一點,但我詮釋的段落是情緒最強的地方,情感要先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支撐那樣的語言。情感本身並不複雜,不管是對死別或生離的哀痛都是很直接的,然而複雜的地方在於第一,不能被語言絆住,要先找到真實的情感,第二,不能去飾演「想像」中的「傳統」婦女,仍然要找到她性格中獨特之處。
真實的人物
有一場麗珠的獨白敘述睿明的鬼魂夜半歸來,麗珠感覺他就在她身邊。那段獨白雖然不是我唸,而是由我來演,但我覺得文字很感人,而且在麗珠崩潰的時候,她的婆婆跑出來對她說:「如果瘋了,死也死不了,孩子怎麼辦?」婆婆靈芝其實也遭遇過這些苦難,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勸告她,我深受感動,因為她明白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林家的女人都必須為這個家振作起來。
我們演的是一個真實故事,人物,是曾經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就好比一部傳記,我們必須要在有限的幾場戲中傳達出那個完整的她,要把所有東西濃縮起來分配在那幾場戲裡面。比如說睿明被槍斃的事件,在書上其實讀到更多的訊息,比如麗珠抱著他的屍體跑了很遠,雖然在舞台上這個片段沒有被呈現,但它還是存在於這個女人的生命力裡,對我進入角色很有幫助。
如果哪天妳遇到了麗珠,妳最想問她什麼?
因為我演的都是特別悲傷的部分,我想問她能不能為我描述一個在印尼的家鄉最美麗的畫面、她平常最愛去哪裡散心?因為劇中她曾經有機會回印尼,但睿明說他要回他的故鄉「臺灣」;其次是因為在演出中雖然方言、口音沒有特別被強調,但麗珠來自南洋這一點,在我心中還是為她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小孩所帶給我們的啟發
最近排演場出現很多小孩,他們會問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雖然無法掌控可是真的很可愛。我飾演的少婦麗珠最有機會跟他們相處,有一種「震撼教育」的感受,因為之前很多場和飾演小孩的演員排的戲,換成了真正的孩子反應大不同。就像有一次排練時,盈達說:「健國,我們要回台灣囉。」然後飾演健國的亭翰卻回答:「然後咧?」把大家都笑壞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