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葉玟嵐
Q:為何選擇這樣一個特殊而相當有難度的劇本?
A:首先是因為郭亮廷老師推薦,而我也覺得這個劇本裡「扮演」的東西相當有趣。劇本主軸很清楚的是關於「一個中國人要回家」的故事,這是讓我在第一次看劇本時就找到共鳴的地方,於是我很快的決定要做這個劇本。排戲工作進行時,我越來越看見角色跟演員之間的差異性就越覺得有趣,整個劇本其實都在講角色與演員、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越排就越覺得劇本很厲害,因為劇本不只單單強調扮演,也強調人跟人之間的「距離」。比如裡面空姐葉法的獨白:「如果我不是我,如果我可以成為另外一個人,那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我覺得這是劇本裡所有角色共同核心的渴望。這也是我為什麼喜歡這個劇本,我對「距離」這件事很感興趣。
Q:劇本裡有大量的「扮演遊戲」,比如女扮男、男扮女、小孩扮老人、老人扮小孩,你如何玩「扮演」?
A:一開始我們往刻板方向走,尋找一般人對角色最刻板的印象是什麼?比如一對情侶女孩懷了孕,但男生不想要小孩;夫妻外遇;異鄉人想回家;想變年輕的爺爺……所以一開始我們都是誇張的、刻板的去拉角色的線條,到了排練後期就慢慢將誇張性在戲的後半段拿掉,演員更加聚焦在角色裡面。所以我也沒有很玩扮演,可能一開始有一點點,後面就不太有。應該說因為劇本裡本來就有扮演這件事,所以如果太執著於「扮演」,角色就不夠誠懇,戲的走向就會拉不回來。
Q:你如何帶領5位演員詮釋17個角色?你們會做甚麼樣特別的練習或是準備嗎?
A:其實我是一個不會做工作坊的人。前期會做一些暖身練習、遊戲,但因為我的演員太聰明,所以很常會一開始就知道我的意圖是什麼,就會比較沒有動力去做。後期就轉變成連暖身都沒有,直接讓他們進入排練,或直接做一些小情境練習,比如指定誰去變成一隻蟑螂,又變成其他的東西……就是不斷的切換一些奇怪的狀況,讓他們沒有時間去想,這樣那個反應跟狀態才會最純粹。排到後面就是都直接來了。
Q:你想藉由這個演出和觀眾分享什麼?
A:比如說,如果我現在對你說一串亂七八糟的話,你接收到的訊息就會不精準,當你再傳給下一個人,下一個人又傳給另一個人,傳了一圈回來,就完全是一個新的東西。每一個人看到作品得到的東西都不一樣,不是說我想要給觀眾什麼。整個劇本雖有寫實的線在走,但不斷的會插入不同的事件,不斷的暫停,演下一段,再暫停演回去,所以整個劇本就是在告訴觀眾一些事情,但它不是那麼明確的說。再加上我對劇本有一些想法,而那些想法也不會太具體的告訴觀眾,我想讓觀眾各自去發掘意義。我不喜歡把戲說死。
Q:選角上有什麼樣的特質要求嗎?
A:最初看劇本時我覺得一定要五個身形完全不一樣,特色完全不一樣的,很有特色的。一開始我想找存在感比較低的人,比較不鮮明的人,因為當這樣的人在訴說他的渴望時,會讓觀眾更想要了解;如果說一個漂亮的人來跟你說他想要什麼什麼,你可能會有點牴觸。後來選角時很實際,我就是要要求演技。尤思亞,我個人覺得她演得很不錯,陳弘洋特色很強、演得也不錯,梓揚語言能力很好也很適合這類劇本,育松比較例外,是因為當初要演這個角色的人臨時不能演了,我便根據其他四人的型來找到他。他比較適合演契科夫之類的劇本,但《金龍》對他來說是個不錯的挑戰。子晴念劇本時相當有感覺,她很擅長情感表演。
Q:在排練過程中有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或是有趣的事情嗎?
A:我從來沒有排戲排得這麼開心過。當然過程中一定有很多困難,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見,我覺得是因為這是一個「扮演」的遊戲,大家會不停的想方法嘗試讓戲活起來,演員的參與度提高,助理也都會提供意見,因為這是一個非寫實的戲,它走的路很活,它也可以每一場都不一樣,大家都可以丟東西。排戲初期時我害怕排廚房段落,我覺得我不擅長寫實的東西,而廚房戲一定要抓住那個急迫繁忙的節奏,初期時一直抓不到。真的覺得排戲很開心,每天都可以嘻嘻哈哈的相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