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固無史也。這,我們不願意反駁。但如果可以不要這麼說,我們寧願把這些小人物的點滴先寫下來。或許是慢了一點,也許這些故事也不能真正改變什麼,說不定我們文筆中淡染的文藝味太過苦澀。但請聽見,在漫長社會史中曾存在的RCA受害者心中的「我非常願意」,讓喑啞而無言無權的工傷者們,在我們心中沉沉地訴說,直至這些話語成為歷史中久久不散的迴響。」[1]
《商人》(Les
Marchands)是一齣戲劇寓言[2],意味著我們雖無法相信劇中的故事會發生在現實世界中,但演出中的寓意卻深深擊中我們的內心。這部作品完成於2006年,是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也為波梅拉贏得了2007年「戲劇文學大獎」(Grand Prix de
literature dramatique ),它同時是2013年秋季,奧德翁歐洲劇院開始新年度的演出作品,其在當代演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一部《再世》(Au
monde)披露一名武器製造巨商的財產繼承問題,背景中隱隱然浮現政治、經濟、社會問題;第二部《隻手》(D’une seule main)中,三名女子為了如何面對老父問題重重的過去而意見分歧[3],而《商人》則從一名女工的視角切入,從其所見所聞,帶領觀眾認識她與她朋友所處的世界。
此劇本以諾西洛(武器製造工廠)為背景,刻劃女工深受背痛之苦的日常生活,隱隱帶出劇本中沉重的主題:工作之於自我。劇中「我朋友」背負著龐大債務,又不受工廠聘用,因此只好向她的妹妹和叔叔借貸度日。至於「我」作為生產線的女工,職業傷害嚴重到需靠醫生的神奇藥物才能過活的她,卻認為只有工作,才能換取人生的意義。《商人》一劇之意在此不言而喻,波梅拉明白道出工人本身是自身生命的商人,更是商品:
「工作是權利不過也是需求,
對於所有人來說。
這甚至是
一種交易,
對我們而言。
因為透過工作,我們才活著。
我們像是交易者
像是商人。
我們出賣我們的工作。
我們出賣我們的時間。
那些我們所擁有最珍貴的東西。
我們生命的時光。
我們的生命。
我們是我們生命的商人。
這就是美麗之處,
有尊嚴而且受人敬重,
讓我們
――特別是
帶著自信的眼光――
來看待自己……」(31-32)
從上段文字可得知,諾西洛爆炸帶給他們的啟發不是工作環境維安等相關問題,而是對於失業的恐懼。波梅拉擅長將政治、經濟、工業社會、資本主義等議題深埋進劇本裡,例如劇中「我朋友」對電視的執著,可解讀成是被消費社會綁架的縮影。如果說政治人物代表國家,那麼可見企業的影響力在這全球化的世界中已凌駕於國家之上,「民族國家的政治如何因國際協定、政治決策過程的國際化、安全政策中增長的〔國際〕互賴性(包含已經非常深化的軍火生產國際化)以及國際貨物交流和分工,而失去構成其權力核心的主權。」[5],上述文字是貝克(Ulrich Beck)總結赫爾德(David
Held)的對於全球化發展至今的看法。劇中角色都沒有自己的名字,唯一有名字的是諾西洛這個企業,可見企業作為資本主義發展核心,拓展至全球後,不僅影響了經濟結構,更撼動了國家主權。
臺上搬演的或許是遙遠國度裡與我們毫不相干的故事,但裡頭對人自我的物化以及個人的異化等論述,卻享有普世價值。劇中的勞工們耗損生命(邁向死亡)來完成工作,生産的卻是帶來死亡的武器,反觀台灣,從60年代開始,產業結構以加工出口為主,所謂的經濟奇蹟是建構在這群勞動者的健康生命上。時至今日,臺灣社會看似進步、富裕,但政府對於資本企業錦上添花,將勞動者視為芻狗螻蟻的觀念,依舊大行其道。《商人》一劇中,生產線上賣命的女工可以是RCA裡備受工業汙染荼毒的女作業員們,也是人人欽羨的科技新貴,實際上則是為大老闆賣命的爆肝乞丐,更可以是生活中的你和我。
透過戲劇,波梅拉讓我們得以在劇場裡聆聽被我們忽視、甚至不曾發出的聲音,反思工作之於生活的意義。那麼生存在政治與經濟掛帥的台灣,工時全球第三高的台灣,我們是否意識到了呢?
演出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展演藝術中心 戲劇廳(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演出時間:2013年12月20、21、27、28日19:30 PM
12月21、22、28、29日 14:30 PM
票 價:350元/張 (一票可觀賞兩齣戲)
◆【北藝大戲劇系演出行政組】02-2893-8772(20人以上團體優惠票亦請聯繫此專線)
◆Facebook:請搜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