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錯失良機 評《911》


錯失良機 評《911》 潘昱淇撰文

2001911,兩架被挾持的飛機分別撞上了雙子星大樓的南北棟,兩小時內,兩棟大樓完全倒塌,造成無數傷亡與恐慌。當時全世界的新聞幾乎被此一事件壟斷,媒體不斷重複播送飛機逐漸靠近然後撞進大樓的畫面,以及採訪生還者、目擊者和當時的美國總統布希。同一年,Michel Vinaver擷取報紙上的文字,組合成了劇本《911》。
911》劇本的特色在於,每一個人都是真實存在的人,每一句話都是真實說過的話。作者沒有虛構、竄改,卻透過拼湊的方式,賦與布希與賓拉登對話的機會。而他們彼此述說的訴求又如此相仿,在一個二元選邊站的國際政治情勢中,Michel Vinaver提供了另外一種(媒體)立場讓觀眾觀看這個事件。
由於亡者與生還者構成之眾生相,可以看到演員們穿著一樣的衣服,扮演不一樣的人,有必要做區隔時,會搭配一些道具配件以示意。然而這些眾生,又是如此的「特別」,因為他們曾經出現在報紙媒體上,且劇本開頭的舞台指示便強調:人物的名字和台詞同等重要,名字不管是要用說的還是用寫的,總之,必定得讓觀眾得知人物的姓名。導演的方式,是在舞臺上象徵兩座雙子星大樓的長條型白紗上進行投影,寫滿訊息的紙屑堆積,其中有台詞、有名字。不過訊息量之大,以致堆積速度快,最先顯示的人物姓名,在被咀嚼消化之前,就已經遭到其於大量文字覆蓋或並現而令人分神。演員在自報家門的時候,也未能將翻譯姓名投射於觀眾;或者同一演員,詮釋不同人物的時候,之間並沒有表現細節以區分兩者之不同。這種情形之下,無論是「誰」在說話都不重要了,對觀眾來說,便是演員在說話,而那些姓名,就只是一些外國人的名字,就像日常生活中已經很常出現各式各樣外國人的名字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觀眾很快就會淡忘。
導演在開頭安排了一個「訪問觀眾」的段落,並且用即時影像的方式投影於替代大幕的白紗之上。這個段落事實上非常的重要,它能展現導演對此戲的立場。包括問題與樁腳的回答,都會是提供給觀眾強力訊息的優勢。但問問題的問句卻與台灣媒體訪問一樣無效,樁腳的回答亦無甚暗示可言。其中倒數兩位更是即將上台演出的演員,採訪者問她們的兩個問題分別是:妳對賓拉登有什麼想法?如果可以告訴布希一句話,妳最想跟他說什麼?一位回答覺得賓拉登可惡,造成許多無辜的人死亡;另外一位回答想問布希會不會後悔出兵阿富汗。前者回答之餘卻忘了表演,特別是投影於大螢幕上,顯得此面孔此回答十分偽善;後者與前者有一樣的問題,回答則像是為了回答而回答。基於平日的媒體對答已經十分無效,故在劇場中呈現此種無效性反而是呈現日常生活情景,將會是一種無效的、缺乏縝密的安排的詮釋。此處十分可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