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這一題,怎麼解?-評《無路可出》

(本文編輯引用資料來自於中文維基百科,特此聲明)



讓我們把目光拉回1596年的法國,這年,一位名為Joachim的布列塔尼議會議員多了一名孩子,因為這位孩子的母親過世得早,他選擇再婚並移居他鄉,把孩子留給了岳母照顧,後來這個孩子移居荷蘭,此後寫下了《方法論》、《哲學原理》等書,這個孩子叫做笛卡兒(René Descartes),是著名的數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1649年他應瑞典女王之邀,前往斯德哥爾摩授課,結果感染肺炎,於次年過世;在他嚥下最後一口氣315年後,1964年的斯德哥爾摩,另一位法國人被宣布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但沙特(Jean-Paul Sartre)拒絕接受,他,是我們今天的劇作家。



《無路可出》描述反戰報社記者、同性戀的郵局公務員、偷情名媛,分別在死後被帶到同一個房間裡,從簡單的寒暄,到針鋒相對,最終各自說出自己來到這裡(地獄)的實情,才發現原來他人即地獄,每個人都是對方的行刑者,永遠也離不開這個房間……



本戲舞台為一歪斜的房間,牆上掛著許多白色的框,彷彿在等著填上死著的照片一般,但一桌三椅在此空間中卻有些過份寫實,演員表演部份相當精采,飯店服務員(謝鴻廷飾)雖然在處理台詞間略顯緊張,但總的來說還算是落落大方,伊娜(徐敏芝飾)、卡遜(楊宣哲飾)、艾絲蒂(陳以恩飾)三人演技成熟而穩定,尤其是轉折到三人各自的邪惡面的部份,更讓我頭皮發麻,原來日常生活中所隱藏的秘密,往往令人不忍卒睹,此外導演(歐陽倫)也使用了許多小技巧,如燈光的變換、音樂的鋪陳恰如其分的為本戲點綴,如開場的心電圖聲,就暗示了觀眾這三位主人公已死去的訊息,但也由於導演必須在三人的碎語雜談中,整理要傳達給觀眾的重點,造成非重點部份的台詞節奏過快,演員在舞台上對他人語言或動作的丟接也變快,以至於有些反應無法信服於觀眾,在面對現世的畫面時,觀眾往往畫面還沒浮現,就又被丟回這個小房間裡,實為可惜。



笛卡兒認為人類可以使用數學的方法,也就是理性,來思考哲學問題,其對於研究問題的原則有四:

1. 不接受自己不清楚的觀念

2. 必須將問題切成若干小問題來解決

3. 從簡單小問題開始解決

4. 待所有問題解決後,要進行徹底的檢查



於是當我拿著方法論審視《無路可出》時,我發現導演其實已達成要求,但只是名曰「藝術」的燙手山芋不像邏輯學、幾何學一般好對付,結論是,《無路可出》已經很好,但我相信沙特留下來的這題,可以解的更好。

                                                                                                                       邱昱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