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導演/湯京哲專訪
採訪、撰文/邱敏嘉
緣起
「在寫實戲裡面透過角色、對白、人物,彼此去碰撞出來的火花、人性的衝突我覺得很好看,而我想要重現這些事情」,這是這次《911》導演湯京哲這麼對我說,他說那是他大二對於寫實戲的想法。
是什麼原因讓導演選擇《911》這個非寫實的劇本呢?
導演:「做寫實戲做做做做做到最後,會想挑戰自己,覺得自己有瓶頸,應該嘗試其他可能性,為了賭那口氣,所以開始做非寫實。而09大學延畢那年和同學蕭博勻合作了《Play Game》這齣關於家暴的戲,有個觀眾在看完戲後告訴我,劇中女兒的角色完完全全把她心中的話說出來了;我覺得,無論演出結果成敗如何,做戲做到最後,有人這麼說,其實就已經夠了。《Play Game》對我的影響很大。當然,現在的心態已經改正一點了,形式,不只是想賭氣而已(笑)。」
911跟我們的關聯性
導演:「我覺得戲劇這件事情對我來說,不是你買了戲票,進了劇院只有享受娛樂而已,有時候看完一齣戲,會覺得好像跟我們的生活沒有那麼大的關聯性,戲劇不是這麼純粹的藝術。這不是我要做的。戲劇不只是藝術,它應該跟生活、社會有更大的關係。《911》裡面有很多東西,就拿「資本主義」來說好了,美國是資本主義的龍頭老大,而台灣推崇美國,連平常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便利商店,也是資本主義下的產物。便利商店越來越方便,從只有零食到你可以繳電話費,我們越來越方便、企業家越來越獲利,但工作量增加、被壓榨的就是店員。希望我的戲可以讓觀眾開始思考關於生活、社會這件事,進而去更珍惜生活周遭的人事物。」
詩化般的911
導演說:「911劇本非常難,而且當初我第一次接觸它的時候還是英文版,那時候剛看到就是『啊?』,但你仔細反覆閱讀這劇本後,你會發現原文劇本的音樂性及節奏性非常強烈,再來是穿插剪輯的劇本形式裡,它好像有什麼話要說。我很喜歡詩,詩這種東西就是,或許單看一行是沒有意義的,可是整段看下來,會發現不同的意象,彼此衝撞出另外一層的意義,那個想像的空間與跳躍性對我來說是有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