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911》演出倒數,「危機解密九一一」系列導讀之二,出爐囉!!


給《911》觀眾的觀戲攻略──從劇作家、文本到舞臺演出

文字張家甄
14 MAR 2013

    米歇爾維納韋爾(Michel Vinaver),可謂法國當代最重要的劇作家。白天是「吉利牌」Gilette刮鬍刀法國公司的副總裁,晚上則提筆寫劇本。他的編劇策略獨樹一幟,引導多重線索同時並進,交織不同時空的對白於同一場域,同一句話要同時對其他兩個或三個場景發生對照、反諷、或呼應的作用,形成複聲合調polyphony的效果。為了捕捉一種未經加工修飾的說話狀態,他刻意省略標點符號,讓臺詞能夠自然地流洩、反彈、中斷、加速、發展,藉此避免邏輯的干涉。
由於維納韋爾的創作多取材自日常生活,劇作裡充斥著瑣碎繁雜的生活片段,對白用詞又貼近家常口語,戲劇學者多將維納韋爾的劇作納入「日常生活劇場」(le théâtre du quotidien)的範疇。然而,試觀其作《伊菲珍妮旅館》(Iphinie hôtel, 1963劇中的時間設定在198552628述寫希臘麥錫尼一家由法國人經營的旅館,在內憂(老闆臨終之際)外患(阿爾及利亞戰爭爆發)之下,由小職員亞倫(Alain)奪下經營權;《朝鮮人》(Les Coréens, 1956)以朝鮮戰爭為主題,鋪敘六名效力聯合國部隊的法國軍人在朝鮮的荒野迷了路,男主角布萊爾(Belair)因為接觸當地居民最後決定叛逃長留北韓;《落海》(Par-dessus bord, 1972)敷演1960年代法國一家銷售衛生紙的家族企業雖然挺過美國跨國企業「聯合紙業」(United paper)的商業競爭,卻因為市場擴張,不得不接受美國公司的併購,重新洗牌之後,開始裁員。上述劇作乍看之下,描繪了個人生命中的重大轉折,事實上卻分別聚焦在戴高樂掌權、二次大戰後的國際政治、美國資本主義擴大版圖等主題,委實為當代人記錄了當前歷史的重要時刻。維納韋爾因而被譽為「我們的歷史學家」(notre historien
回顧維納韋爾的創作歷程,無論是在《伊菲珍妮旅館》使用希臘戲劇的典故討論戴高樂政權與阿爾及利亞戰爭的政治議題、在《落海》一劇運用亞里斯多芬尼的喜劇(Arisophanic Comedy)描寫跨國資本主義的本質和影響、在《求職》La Demande d’emploi, 1973當中呈現職場工作如何深入影響人們的私生活領域,或是在《電視節目》(L’Émission de télévision, 1989)探討媒體亂象的問題,我們更能肯定維納韋爾透過戲劇的形式,致力書寫此時此地(the here and now)的努力。面對九一一這起堪稱是當代最驚悚的事件,維納韋爾也立即透過劇本創作處理這起事件所引發的議題。
維納韋爾在911劇本前言即標明本劇取材自新聞報紙。本劇首先以英文寫就,一來是因為九一一事件發生在美國,二來是剪報資料的來源就是美國的報紙。法文版也是維納韋爾在英文版完成之後親自轉譯。本次演的譯文則由英文版而來。維納韋爾採用紀實劇場的手法蒐集新聞剪報作為創作素材,構成劇本內容。本劇標題《911》開門見山地直指主題——九一一事件。維納韋爾將劫機者、機上乘客、塔臺人員、布希、賓拉登、記者、商人、世貿大樓的生還者等人納入劇本之中,舉凡與九一一有關的大人物、主事者與遭到波及的一般民眾皆賦予其發話權, 劇中甚至還出現歌隊和「給劫機者的指示單」!這些分屬不同陣營或階層的人物各自發話,呈現紛雜、多元、乃至歧異的觀點,使得本劇成為眾聲喧嘩的文本;本劇並無幕次與場景的分割,全劇由多股敘事線交織成完整的一體。
    面對這個聚焦在九一一事件──堪稱二十一世紀初的紀念日──的劇本,執導本次演出的湯京哲導演在文本中看到了什麼?他又怎麼解讀這起重大的歷史事件? 關於演出的輪廓他的想像又是什麼?
    湯京哲導演認為這個文本猶如一瓶濃縮果汁。維納韋爾以簡潔凝練的文字瞄準當下呈現事發剎那的戲劇動作。奇特的是,該劇明明捨棄角色塑造也省掉場景鋪陳,卻能將所有的矛盾、衝突盡納其中,如其原樣地呈現出事物的原貌、世界的實象。更吊詭的是,劇中所描繪的明明是出於維納韋爾的觀察視角,觀者卻不大能掌握劇作家的立場。《911》一劇在結構上,乍看之下紊亂紛雜,暗地裡卻隱含縝密而工整的整體架構,使得觀者在閱讀過程中,彷彿重溫了九一一事件的事發過程及後續餘波。事實上,維納韋爾在這個劇本正面觸及了九一一事件的始末、當下發生的現象、後續的衝擊,甚至是事件的整體意涵和歷史意義。
    然而,面對這起十二年前發生的重大事件,在臺灣的我們又是以何種角度來理解這起事件?當時臺灣的立場又是什麼?時至今日,我們又如何解讀其中的喻意?可喜的是,湯京哲並沒有遺漏掉上述的問題。在構思《911》的演出樣貌時,他曾經自問過:「為什麼要搬演《九一一》這個劇本?」「在台灣搬演這個劇本有什麼意義?關我們什麼事?」湯京哲觀察到臺灣的社會對於國際大事不甚關心
。長期以來,素質低劣的媒體用八卦娛樂的報導(無關緊要的奇人異事)餵食全體島民使得身處世界邊陲的臺灣人誤以為臺灣是世界的中心忘記了臺灣這座島國只不過是這顆星球上的一小點而已。他認為〇〇一年「九一一」發生時,出現了兩種現象,一是當時的臺灣媒體一面倒地同情美國;二是大家一方面暗嘆「好險不是發生在臺灣」,一方面以隔岸觀火、事不關己的心態,繼續生活、繼續工作、繼續政治、繼續作秀。發生在紐約的攻擊事件似乎太過遙遠,與我們的生活毫無關係湯京哲自言該劇讓他開始思索:媒體操弄與資訊接收的權利關係臺灣與世界的距離,以及全球化時代下,自由經濟、跨國資本主義大行其道的現實場景。
    維納韋爾在文本裡刻意為之的不連貫的對白斷裂的戲劇場境跳接的時間及空間座標,這些設計事實上挑戰了既有的演出方式和劇場成規。究竟,湯京哲想像中的演出願景又是什麼模樣呢?以下就來公開湯京哲導演初期的構思(感謝他大方提供草圖,讓觀眾先睹為快!):


(1) 劇本形式
劇本形式以「複聲合調」的概念創作;雖以清唱劇的形式作為全劇的骨架,但此次演出不會採用音樂歌舞劇的方式來呈現。文本的形式如何展現在舞臺搬演之中?也許可以嘗試多種不同的形式、創作元素,呈現出「複聲合調」的音樂性、律動性、互文性與劇場性。

(2) 舞臺調度
實際的演出,不可能讓觀眾看到真正的飛機出現在舞臺上(若是真的出現,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更無法如電影與紀錄片如實般地具現九一一發生的經過。因此,我選擇強調詮釋的開放性,讓劇場元素彼此激發,尋找一種「空的空間」的演出形式,使得演出空間能夠承載劇本的形式與內容:不單單形塑劇場幻覺,同時,保持「演出」與「觀看」的距離。由於劇本中的場景跳躍且拼貼,為此,我希望舞臺上隨時保持著流動感,來自四面八方的可能性;這裡所指的流動感,並非是古典芭蕾演出的美感,而是一種節奏性,符合劇本所需,有所起伏、急轉、頓挫等,但一氣呵成。

(3)表演形式
除了使用內在心理寫實的表演方式再現,我也企圖尋找一種「形象」(figure)或集體形象的呈現。我想要試試看,透過身體與聲音的創造,透過轉喻的方式,呈現出視覺上看不見的,讓想像來補足劇中刻意為之的留白或斷裂。但仍然可以呈現出「真實人性」。演出應該做到讓文本與表演、文本與觀眾、表演與觀眾產生溝通。在臺上,意義的傳達和符號的創造,不該只停留在敘述、寫實性的層次,更要盡量提升到意象氛圍、抽象的象徵,一種隱含多元意義、多重詮釋的詩。

(4)聲音與肢體
劇作的文字充滿了韻律感,即使演出用的是中譯本,我還是希望能夠保持原文裡強烈而豐富的韻律和節奏。另外,維納韋爾的劇作特色之一,就是文本的聽覺性;而由於劇本裡出現了不少的角色,場上的十幾個演員勢必得身兼多角,所以,聲音的表演相當重要。搭配的舞蹈動作,將是一種放縱卻無法完全放鬆、壓抑、爆發、憤怒、強大能量、一觸即發的情緒;作為一種現代社會的縮影,媒體渲染,透過煽動的手段,迫使、強制,進而蠱惑、操縱,最後,革命、反動。這樣的模式不斷地重複,而人們就在這循環中,麻痺,清醒,又麻痺,復清醒。在群體形象的呈現方面,演員穿著領帶、西裝、窄裙、襯衫、吊帶、套裝,亦或是工人連身褲、工地安全帽、連身圍裙、打掃工具等等,魚貫式地群體齊舞,將當代資本主義下的人們茫然、追尋、競爭,卻又盲從,或是與體制共存的眾生相,呈現出來。除了劇場元素的流動性以外,在表演上,如何呈現角色與文本的完整度,演員肢體的掌控性與協調性,是一大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