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觀後心得--By 楊璨鴻

北藝大2015春季公演畢製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
場次:2015/3/19四)14:30                                                                  楊璨鴻 戲劇學系三年級 

  如果說,演員創造的就是幻覺,而這個幻覺不曾企圖取代真實,那這「劇場幻覺」有被建立嗎?
  觀眾進場時舞台上有六個上半身人型,披上衣服和道具表示身分。戲一開始六個劇團成員陸續從觀眾席後方進場,在舞台下做排練筆記的溝通,此時大幕仍尚未拉開,劇團討論至一半時,大幕自行升起,台上除了本來的布景之外,人型衣架則成為六個活生生的人,這六人表明他們是角色,希望找到劇作者來賦予他們永恆的生命,導演逐漸被他們的故事所吸引,最後決定聆聽紀錄,以成為劇團接下來戲的文本。而在第一幕劇情進展到半途時,六個屬於真實的角色以慢動作和劇團中的六個成員互換角色,舞台側面則有人喊「舞台換景」,瞬間隱藏翼幕的工作人員蜂擁而上,將道具撤換並貼上排練的舞台線。交換角色後,所有「演員」繼續進行原本的劇情,直至導演要整理文本,演員撤場轉至第二幕。
  這樣的改編帶來了什麼樣的難題呢?首先,此一改動表明了舞台上所有人都是演員:代表真實的角色只是在演戲、代表現實的劇團也是在演戲。於是乎,本來建立幻覺的邏輯架構被打破,台上沒有人是企圖取代真實或現實,只存留著「表演動作」。幻覺一旦曝光,沒有人相信它是他物,那麼幻覺還稱得上是幻覺嗎?原本劇本留存到最後的幻覺,在此改編幾乎開始就被摧毀,不僅少了戲中虛實之間的對照,之後許多辯證性的台詞,也就只剩下一個答案:一切都是幻覺。更讓我覺得惋惜的是,演員去也失去建立真實和現實的挑戰性。
  再來,此戲中戲變成戲(觀眾)中戲(劇場工作人員)中戲(劇團)中戲(角色)的改動,也使得某些部分的邏輯不清楚。觀眾在一開始和劇團在同個空間,卻完全被忽視,但在其他段落裡,演父親的演員走到台前直對觀眾說話,在劇團的戲突然拉到觀眾的範疇,先前也沒有先建立這份邏輯。大幕沒有指示卻自行拉起,劇團成員也毫不在意,這在邏輯上表示大幕並不存在於劇團戲的時空之中,但在接下來導演又被大幕隔在外頭。換景人員更是詭異,一開始是像劇團外的人,在演員互換的神奇時間來上景,後來又很自然得變成像是同劇團的工作人員,最後又回到和劇團無關的劇場工作者,逕自撤走所有佈景。改編越是大,所影響的層面越是廣,改動必須要兼顧到合理性,否則不僅違背本來劇作家的本意,同時也造成戲劇本身的完整性受損。
  第二幕轉場為一劇團成員拿著自拍神器,藉由投影帶出另一視角,訴說著劇場是大人嚴肅玩扮家家酒的地方,但我實在覺得這句台詞和整個劇團很矛盾,這劇團天殺的不嚴肅,我未曾感受到這劇團真的想要做一齣戲,只有許許多多的漫不經心、隨意以及短暫的笑料。而後劇團排演女兒與父親的片段,父親質疑著劇團演員的真實性:「他一點也不像我。」拜託,你們交換之後誰像過誰,自己早就打了自己一道耳光。即便說這要反過來表達一切都是幻覺,而是因為你相信他是真實,他才為真,那也太言過其實。因為我實在無法看到那些角色所談的真實,台上最後僅存的,只有一群人演著戲的幻覺。皮藍德簍所要說的角色不可取代性,在此時都已不存在,僅存孤單的台詞,留給沒看過劇本的觀眾哲學上滿足。
  最後當小女兒、小兒子自殺後,媽媽哭喊著誰來救救他,劇團的成員質問了幾聲到底是真是假後,換景人員在此登場:「舞台換景!」,舞台的後門拉開,全部布景都被一一撤走,只留下十二個正在演演員的演員演著他們相信這一切是真的,最後父親脫下外套,放在象徵著劇作家或者神的椅子上,說:「演戲嗎?不,是真的。」就在一個虛幻到不能再虛幻狀態下,對所有觀眾說出明顯的反諷,然後投影幕現出坐在位子上的觀眾,彷彿我們也同樣相信這個世界,它才會是真的。這個觀點是很好、很棒,但我無法認同的是,一個空乏到不行的幻覺,怎麼能跟現實世界相比?當整場戲並不企圖取代真實,而只是呈現「我們在演」,那麼它所成立的就只是台上一群人在演戲的這個幻覺,原作中真實和現實之間的辯證以及這一切終歸一場戲這部分,就在台上演出時直接變成「怎麼樣,這就是一場戲」,然後要告訴我們,人生也是一樣,這會不會太簡單了些?

  皮藍德簍只是提出個問題:什麼才是真實?他並沒有給出答案,給觀眾和後人更多咀嚼的空間。某一天我從北藝走上來的時候,和剛看完戲的觀眾擦肩而過,聽到他們說:「如果皮藍德簍看到一定從墳墓裡爬出來。」「對!肯定的。」我轉頭回覆他們:「沒錯!」他們與我對眼,明白後大笑走下山。「哈哈哈哈哈哈!」常常看完戲都令人痛苦萬分,像是要解開亂到不行的毛線球,而弄亂它的又不是我。唉,現實,如果我能夠互換角色就能看清生命的話,那我也會愛死這齣戲吧!

《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劇評會心得--By 蔡茵茵

《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劇評會心得
時間:2015/03/23(一)13:00~15:00
地點:戲劇學系T305教室
主持人:林乃文
劇評人:傅裕惠、白斐嵐
撰文:蔡茵茵

    北藝大版本的《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動是台上讓演員和劇中人對換了兩次,在再看的時後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實際上再進去劇場前觀眾也知道劇中人是演員扮演的,後設的劇本加上後設的詮釋方式,其實我覺得還蠻符合原作幻覺的探討,因為劇中人所謂的真實與像不像變成一個沒有標準去衡量,永遠都不符合(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最高的幻覺標準,畢竟你知道那就是演員。在看戲的時候會想到原本劇本的東西,看的時候是雖然覺得有意思,但卻也感到混亂。所以期待劇評會裡專業劇評人的解析能幫助我更釐清這齣戲,以及劇組人員為何這樣工作這劇本的分享。

  一開始主持人林乃文問了白斐蘭和傅裕惠兩位講評人對經典作品改編如何評論,兩位講者都傾向於這個看頭是在於導演的解讀。會這樣回答,我想這也是建立在來看戲的是劇場人,而這個劇本在過去被搬演這麼多遍,沒有必要好好講一次這個故事(導演在設計理念說明會也講過類似的話。)這讓我聯想散戲時訪問到一位沒看過這劇本的觀眾,我想如果我們大多預設來看戲的是劇場人的話,也不能怪為什麼大眾不買票來看戲了。不過這齣戲的燈光和舞台設計實在太好了,導演畫面調度美的不得了,百葉窗巨大屏風跟光影的切割讓人印象深刻,傅裕惠老師提出來這場戲不聽台詞,看畫面人群位置也能大致了解劇情是對導演能力很大的讚美。這場劇評會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林于竝老師提出的問題和解析關於二度四度的,雖然有些專有名詞太多了我聽不懂,但我聽完他的發問,我對戲有更清楚些。


  另外導演回答問題的態度很有趣,好像有點受傷,有點生氣,有一題回答台上Crew的安排,她用一句我想我們可以說這是假設性存在的問題,所以沒必要多作說明。我完全聽不懂她的意思,一來是假設性存在這個詞太難了聽不懂,二來是如果你讓原本黑衣黑褲黑暗中行動,希望被忽略當不存在的舞台Crew特地穿上鮮豔衣服,還趕台上演員下台,說現在要換台了,彷彿在說你們如此悲痛也不過是場戲;但同時又把兩個顯眼的拉Fly、兩個顯眼的拉屏風手穿上黑衣黑褲希望被忽略存在,那就非常有必要說明這個現實與幻覺的邏輯怎樣,何況觀眾都問了。最後有探討些現代劇場的多媒體運用,個人覺得小男孩戲中拿自拍鏡照自己、照觀眾席投影有點不知所云。但戲結束時,當戲中戲的悲劇庭留在最高點,母親的哀嚎,而觀眾拍手,自己身為觀眾被拍手的畫面被投影在舞台上的巨大螢幕,有種錯覺是我也是被雇來這裡拍手的演員,我也是假的,拿著票走進劇院的那個人是真的嗎,還是另一個演員來替換的我呢?

北藝大2015春季公演《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演後訪問



3/18晚。受訪者:北藝大學生蔡奇恩。訪問人:劉睿筑。 

3/19晚。受訪者:魏雋展。採訪者:楊燦鴻+朱俊憲

3/19晚。受訪者:學生。採訪者:朱俊憲

3/19晚。受訪者:一位女性。採訪者:楊燦鴻

3/19晚。受訪者:一位男性。採訪者:黃筱崴+范頤

3/20晚。受訪者:戲劇系圓融學姊。採訪者:黃紹萱

3/20晚。受訪者:華岡藝校戲劇科學生。採訪者:蔡茵茵

3/20晚。受訪者:一位女性。採訪者:黃勤芳

3/20晚。受訪者:藝教所畢業學姐。採訪者:黃紹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