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專訪《死亡與少女》燈光設計 – 陳麒升



採訪、撰文/邱比


    在訪問陳麒升之前,我看過一次《死亡與少女》的排練,該劇給我的印象頗板平、樸素,有幾度我看得累了不想繼續,但那裡似乎又有種東西吸引住我、很迷人,讓我留到最後。對於這麼簡單卻又直入人心的劇作,我很好奇陳學長想要怎麼詮釋,學長的想法跟我想像的可能情況並沒有多少出入,由此可想,該劇已經在各方設計的細心經營下有了調性,但它又該如何重既定的框架中脫穎而出呢,有待觀眾進劇場看戲,讓我們拭目以待。以下文字是陳麒升對於提問的答覆:

邱比(以下簡稱為比):想請問這檔製作與您先前作品的主要差別
陳麒升(以下簡稱為陳):之前的設計作品比較實驗、重趣味,此外,完成這個作品的過程,我在態度上相較放鬆,這是由於跟導演工作得很融洽。

比:請簡述這次的設計風格(走向)
陳:重「寫實」、「氛圍」,我想到一些關鍵字如:自然光、印象派、莫內(他的色調、表現方式)、浪漫。

比:覺得目前距離開演前,還有哪些進步空間?
陳:目前燈光視覺效果偏2D處理,主修老師建議加入更多立體空間感上的用心。

比:請簡述燈光在此齣戲劇的位置?
陳:希望觀眾不特別注意到燈光的變換,它會以若隱若現、不搶走表演焦點方式輔助演出。當然在特殊時刻會有相對應的加持,但非蠻橫切入式的,是溫溫的。

比:你覺得觀眾可以意識到是麒升設計的識別度在什麼地方?
陳:尚未特別想過個人風格,但目前偏好乾淨、極簡,也有意願嘗試演唱會般的華麗特效燈。

比:得知你是美術班出身,您的配色概念是否有影響著對燈光設計的想法?
陳:我發現自己有配色的慣性,雖然可以調出完美比例但也難以超脫局限,老師曾給我很會用色的評價,但我仍認為像其他非科班出身的出色設計師學習是重要的。

比:這樣的背景讓您在設計燈光時,有沒有與他人相異之處?
陳:我發現自己與別人做畫面的先後緩急不同,我習慣先想到顏色、再想到形體。

比:未來如果有更多的設計發揮空間,想做怎樣的創作?
陳:曾經在大二與學長聊天聊到以無色燈為主的幾何造型設計概念,我會只用單純的顏色,例如純黃光或純白光打燈,然後打出的圖像是很有建築感的。

比:最後一個問題,您喜愛跟怎樣的導演合作?
陳:喜歡與人討論,相信設計者,放手給設計人的導演,同時導演必須也有他的堅持,但又保持彈性,不會過分要求,這次共事的導演是很理想的合作好夥伴。

謝謝麒升的專訪,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911》演出倒數,「危機解密九一一」系列導讀四之二


知識分子說真話——九一一事件的吉光片羽

文字|張家甄
21 MAR 2013

說真話的必要條件,除了先要有清明的洞察力,還必須兼具勇氣和膽識:勇氣用來直視現實;膽識則用來抵抗不合時宜、群體暴力。
面對九一一事件所引發的議題,當時的西方學界有何回應?九一一在這些知識分子眼中,帶有何種意義,又隱含什麼樣的象徵?下文選錄薩依德(Edward W. Said)、桑塔格(Susan Sontag)、紀傑克(Slavoj Žižek)等人,對於九一一事件的觀察。這些異議分子的真心話,不乏驚人的洞見,於今回顧,依舊曖曖生輝,發人省思。

薩依德
    大部分報導意在強調多數美國人憤怒、脆弱、想要復仇等普遍的感受,而政治人物與專家除了對悲傷與愛國主義的公式化表達,都反覆呼籲:我們不會被恐怖主義擊敗,一定會贏得這場對抗恐怖主義的戰爭。但是,恐怖主義在哪裡?要選擇哪一條戰線?具體目標為何?美國政府對這些問題沒有給予任何答案,僅模糊地暗示:「我們」要對付中東地區與伊斯蘭教,而且恐怖主義必須摧毀〔…〕布希政府罔顧美國長期干預中東情勢的歷史脈絡,不願意去理解「美國在這世界上扮演的角色,以及美國與其本土之外複雜世界的關聯」,反而以「恐怖主義」、「自由」等標籤,將問題簡化為「伊斯蘭教」與「西方世界」的對立。〔…〕
在美國的主流報導之中,九一一事件所引發的集體想像,除了呈現出美國在事件
當中無辜的受害者形象、猶如世界末日的現場以及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善惡之爭
之外,也透露了杭亭頓所謂「伊斯蘭與西方文明的衝突」的基本模式[1]被用來
恐怖攻擊行動的註解。在集體的想像中,美國當局以「恐怖主義」及「自由」的
普世價值受到挑戰為由,簡化了事件的本質與現實的實際情況:美國政界以「大
而無當的概念掩飾了不堪聞問的實質利益:石油、國防、在中東勢力日漸穩固的
猶太復國主義者〔…〕,以及一種對伊斯蘭教的敵意與無知(2002年)。
   
    九一一事件的目的意在恐嚇和癱瘓美國人。這起事件非但經過周詳計畫,也果敢地執行,其所選擇的目標都深具象徵性:一是作為美國資本主義心臟的「世貿中心」,一是美國軍事系統的總部五角大廈。〔…〕雙子星大樓的崩毀,挾帶碎石、玻璃、飛塵及屍體,無疑是人世煉獄的場景。這起攻擊行動,顯然超越了政治的層次而被提升到形而上的層次(2004年)。


桑塔格:
    在事發的二週後於《紐約客》(The New Yorker)發表〈強大幫不了我們的忙〉,文中即指出九一一攻擊的對象並非美國政府所謂的「文明」、「自由」或「自由世界」,而是針對美國這個「自詡為世界的超級強權」國家而發。這起事件也並非是一起「懦夫式」的攻擊,而是特定的美國聯盟自身具體行為的後果。〔…〕美國政府和主流媒體不斷散播「一致的偽善、隱藏事實的言辭」告訴人民「美國是強大的國家」這種行徑,不僅與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的身分相悖,更無益於喚醒一些歷史自覺,幫助民眾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影響所及真正該迫切思考的問題,如「美國情報單位和反情報單位的不當、美國現行的對外政策,尤其是中東政策以及武力防衛的規劃步驟」,反而受到忽略。(2001年,事發後的第二週,〈強大幫不了我們的忙〉)


    美國政府從九一一事件、阿富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的決策過程,表面上是向恐怖主義宣戰,實質上則是延伸美國權力。「戰爭」一詞可以是一種隱喻,例如我們會說向貧窮或是毒品宣戰。可是卻沒有人會認為,沒有具體目標和和終戰之日的反恐戰爭是一個隱喻。但它確實是,而且還伴隨強大的後果。相對於戰爭的隱喻,以巴衝突就是一場真實的戰爭,而非隱喻,因為真實的戰爭總有開始和結束之時。〔…〕當布希政府將恐怖主義定調在跨國的秘密組織,代表的是:美國政府給了自己一張可以為所欲為的許可證。〔…〕與其說反恐戰爭是戰爭,倒不如說是一則要求延伸美國權力的命令。美國政府向恐怖主義宣戰是「假戰爭的假宣言」(the pseudo-declaration of pseudo-war),這樣的行動不能稱作是「戰爭」,而不過是「一個相信自己的勢力不容挑戰的國家想延伸權力的宣示」。(2002年〈真實的戰爭與空洞的隱喻〉)


紀傑克:
    9/11攻擊之後幾個月的現在,就好像我們一直住在創傷事件與它象徵性
的影響之間的某種特殊時空,就在我們被深深撕裂之後的片刻,就在傷痛完全擊導我們之前。我們還不知道這些事件將會如何以象徵的方式出現,他們象徵性的效力會是什麼,他們又會被召喚去合理化什麼樣的行為。〔正的衝突其實來自各個文明之中的衝突:應該把焦點放在這種衝突的經濟背景層面,意即「經濟利益的彼此衝突,以及美國自身地緣政治的利益」〔反恐戰爭看似自由民主與基本教義派的對決,事實上則體現了當今的全球化脈絡之中,資本主義與其過剩之間的緊張關係。無論是宣稱九一一攻擊乃是針對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而發的布希,抑或是反對全球化資本主義之擴張的賓拉登,兩造的暴力行動使得倫理的思考「被罪惡與恐怖的道德化數學〔運算〕the moralizing mathematics of guilt and horror)所取代」。重點所在並非在「我們」(美國帝國/世界警察)與「他們」(賓拉登)之間做出選擇,而應該要「堅持真正的選擇是資本主義與其他者之間的選擇」(強調處為原文所有)。當布希向恐怖主義宣戰,甚至列舉出「邪惡軸心」的說法,我們該問的是:布希政府為什麼把九一一事件提升為絕對罪惡,而成為無法解釋與/或辯證的真空(2006年,《歡迎光臨真實荒漠》)。


其他精選語錄
德希達與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 and Jacques Derrida)(Jürgen Habermas and Jacques Derrida
    對恐怖主義的共識是:恐怖主義是躲避現實的概念,揭露了全球政治舞臺即將面臨的危險與挑戰。我們該問的是:「在何種基礎上,恐佈主義可以宣稱自身是出身政治背景,而自外於一般的犯罪行動之範疇﹖而恐怖主義是否能與戰爭完全區隔開來﹖」( 2003年)。   

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當貿易的全球化終結了人權、自由、文化、民主等價值的普世性(universality),這種對具批判意識的否定性(critical negativity)的排除,開啟了全球性暴力(2006年)

柏格(John Berger):
    落在日本的兩顆原子彈宣示了美國從此成為這個世界的軍事強權,而九一一攻擊則傳達了這股超級力量的地位不再,這兩起事件分別標示著一個時代的開始與結束。 


[1] 由杭亭頓在一九九三年發表的學說。在〈文明的衝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一文,他企圖讓美國人瞭解世界政治在冷戰結束後邁向了新階段,其主要論點為在新世界中,衝突的根源與意識形態或經濟無關,人類之間的隔閡與衝突的主要根源在於文明。因此,主宰未來的全球政治型態的關鍵將會是文明的衝突。然而,杭亭頓草率地將世界分成「西方」與「伊斯蘭」兩大陣營,過度簡化了文化認同的問題,忽略了在世界歷史中,國際間的互動除了軍事衝突,尚有文化與商業的交流活動。此一概念也遭到了挑戰。關於杭亭頓如何析論跨文明衝突以及伊斯蘭與西方世界的關係,可參閱其作《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1997),頁247-95

《911》演出倒數,「危機解密九一一」系列導讀四之一

臺灣的新聞切面——九一一事件之觀點/導正




文字整理│張家甄、廖威誌

17 MAR 2013



儘管九一一事件不論就情節或戲劇動作而言,足以媲美戲劇性十足,充滿爆點的好萊塢動作片。從開頭到結尾,整起事件猶如一個世紀謎團,在瞬間拉開序幕,又迅雷不及掩耳地結束。然而,事件並沒有落幕(會有那一天嗎?)。相關的新聞畫面和劫後餘生的真實故事,成為超乎想像的當代傳奇。與九一一相關的證詞、敘事源源不絕地出現,卻沒有讓我們更加理解這起驚天動地的事件。當時熱門的專題報導,如今已淪為一則遙遠到乏人問津,甚至是不值聞問的冷記憶。

上一回的演出導讀稍微讓大家重溫十二年前炙手可熱的發燒話題,這回就調閱當年臺灣的外電新聞,讓大家從節錄的報導和標題,思考臺灣媒體怎麼看待九一一事件,對於中東和美國又透露出何種觀點?

平心而論,無論是從導演、演員、來是設計的角度來看,《911》並不是個平易近人的劇本。對於來看戲的觀眾來說,更是如此。

維納韋爾捨棄了細膩的人物心理描寫、錯綜複雜的劇情鋪展、牽動人心的對白設計、前後相連貫的戲劇情境,以冷調的筆觸,試圖捕捉瞬間起落的當下。面對這種聚焦於「現在的現在」的劇本,觀眾沒辦法透過人物之眼,進入故事;也沒辦法憑藉精巧的劇情設計,得到揭露真相、因果邏輯的滿足感。在《911》這個劇本裡,話語與話語之間,與其說是有來有往的交談,倒不如說是意念與意念的搏擊,還更貼切一點。

那麼,九一一事發後,各方的回應究竟傳達了哪些意念?臺灣媒體又抱持著什麼立場在陳述這些紛雜的觀點?報導是否偏頗或者謬誤?若能略知一二,觀眾在觀戲前後,更能掌握劇中刻意為之的斷裂和留白。現在就讓我們重返紙上的案發現場。





九一一事件臺灣觀點導正之一:

「伊斯蘭教不全是極端派,阿富汗和神學士是兩回事」



新聞標題:「歐洲學者觀點」美國對抗 傳統恐怖主義最後階段

布希使用「十字軍東征」、「善對惡的鬥爭」、「毀滅性的反擊」,以及「戰爭」等字眼, 更說出若不和美國站在同一邊,便是恐怖分子的同路人,這種辯證法非常危險。

【本報系巴黎記者楊年熙/二十六日電】

【2001-09-27/聯合報/13版/美阿戰爭危機特別報導】



法國戰略專家夏利昂接受世界報專訪表示,美國這次對抗的恐怖主義,不是布希總統所說的一場戰爭,而是傳統恐怖主義的最後階段,而美國的反擊不能是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他表示九一一攻擊成功的關鍵在於劫持民航機者抱著一死的決心,這和劫機一樣這都是過去常用的手段。

「恐怖分子其實不一定需要一個國家在幕後協助,視死如歸的決心是令西方最棘手之處。」薩米奈爾說,這些用語正是回教基本教義派極力要在西方民主社會中塑造的整體回教的扭曲形象,這種辯證上的對比是非常殘酷的矛盾,不小心便中敵人圈套。伊斯蘭不全是極端派,阿富汗和神學士是兩回事。他強調,再也沒有比將世界上十億回教徒的信仰給「神學士化」更嚴重的了。

薩米奈爾分析,美國和回教世界的惡劣關係有三個主要原因:一是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上採取兩套措施;獨攬中東和談,將歐洲和俄羅斯均排除在外;但同時它又沒有採取有力措施,迫使以巴雙方遵守協定;二、大多數阿拉伯世界對伊拉克人民十年來因封鎖制裁遭受的苦憤憤不平,而美國是罪魁禍首;三、美國在中東採取和它在拉丁美洲同樣的手法,支持獨裁政權和保守派。





九一一事件臺灣觀點導正之二:

「跳脫美國媒體主導之觀點,強化臺灣觀點」







新聞標題:《聯合筆記》九一一悲劇的「觀看點」

【2001-09-17/聯合報/15版/民意論壇】尤子彥撰



好萊塢電影可以投入動輒上億美元的製片成本,原因是背後有全球消費市場支撐的道理一樣,當代媒體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好萊塢」,西方媒體擁有全球龐大媒體訂戶作為銷售對象,採訪資源自然不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媒體所能相比較的。是西方媒體,讓我們如實地看到客機穿過世貿雙塔、高度同情人們倉皇逃出的災難悲劇,以及感受到星條旗再度飄揚與熟悉的美國國歌傳來的激動。 不過,也是西方媒體,讓長期中東衝突的不幸悲劇,沒有被我們看到,因為沒看到也少了一分理解與同情,這類不幸畫面中東地區的媒體必定也捕捉到了,但這些新聞資料就像是台灣早期拍攝的國片,缺乏行銷管道而難被更多世人所見所聞。

好萊塢終究不是顛撲不破的霸權。高度誇張美國國家安全防範能力的好萊塢電影,在九一一事件後,這類電影未來將成為絕佳的反諷題材。同樣的,好萊塢化的媒體霸權也有值得深思、批判的餘地,相較於中東等外於美國霸權的國家,台灣同樣也是落在全球化的結構陷阱,只是深淺程度不同。因此,在看待美國與回教世界的衝突,我們必須省視自己的「觀看點」。



九一一事件臺灣觀點導正之三:

「回教國家與美國彼此並非完全對立、衝突關係」







新聞標題:選邊站 阿拉伯國家兩難

美準備對付的阿富汗並未威脅其它回教國家 儘管同情但對發動戰爭的支持遠低於波灣戰爭

【2001-09-17/聯合報/8版/驚爆美利堅特別報導】



【本報記者 翁台生 】




在美國追緝恐怖份子準備發動前所未有的突擊戰之際,美國正式要求阿拉伯國家表態,要他們公開選邊站,並明指這是未來「衡量友誼和合作的新方法」,這也使得大多數受到照會的阿拉伯國家感到為難,對於是否參加所謂的「國際反恐怖聯盟」也有點猶豫不決。對美國九一一遭到攻擊表達同情,並進一步談團結合作對抗恐怖主義都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要具體推進組「聯盟」,發動另一場戰爭來解決問題,就阿拉伯國家而言,就有許多現實上的問題要考慮,因為這跟一九九一年的波灣戰爭完全是不同的情境。

美國帶頭發動代號為「沙漠風暴」的波灣戰爭,對付的是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有其濟弱扶傾的國際正當性,行動也獲得聯合國背書,當然普遍獲得回教世界的支持,不管是巴林、阿聯海灣小國,或是一向親美的約旦、埃及、沙烏地,甚至立場較左的敘利亞都支持美國行動,伊朗基於自身戰略利益同樣也歡迎美國嚴懲它的世仇伊拉克。

當時伊拉克總統海珊被視為回教世界不仁不義的兄弟,回教國家自己無力處理家務事,只有偏勞山姆大叔出面擺平;記者當年採訪波灣戰爭駐在約旦首府安曼時,一向有反美傳統的回教世界對「沙漠風暴」的行動聯盟很支持,當時美國駐約旦大使館參事也大剌剌地說:「我們美國人就是來這裏解決問題,不然你說 superpower 超級強權是做什麼的?」

這樣的霸氣此次在勸進阿拉伯國家加入「國際反恐怖聯盟」未必行得通,因為美國準備對付的阿富汗並沒有威脅到其它回教國家,而且即使它需要為庇護賓拉丹等恐怖分子負責,主要也用來對抗美國偏袒「猶太本質」,這可能也是「來自真主的旨意」。最讓阿拉伯人不滿的是,美國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中依舊採取偏袒以色列的立場,特別是近來坐視以巴衝突升高無動於衷,這可能是導致九一一美遭恐怖行動攻擊的近因。





九一一事件臺灣觀點導正之四:

「伊斯蘭極端派意識形態、思想邏輯、所網羅的成員,及使用的手段,都反映狹隘的宗派種族主義,強烈憎恨西方資本社會的文化和文明。」

新聞標題:反擊 北約各國出現三思聲浪

法國防部長認抵制恐怖主義是長期有效 而非限於一時懲罰

【2001-09-18/聯合報/23版/國際】

【本報系巴黎記者楊年熙 】




法國國防部長李察指出,反擊的目的應是長期有效抵制恐怖主義,而非僅限於一時的懲罰,軍事行動應只是整體行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亦如巴黎世界報社長科隆巴尼所說:「不能落入恐怖分子的戰爭邏輯,這正是他們所期待的。」

法國知識分子並不認同布希所提的善惡兩元論,因為美國本身就有數百萬信奉回教的美國公民,他們不是恐怖分子。尤其不能製造「殉道者」,讓全世界的伊斯蘭極端派合理化他們使用恐怖暴力,甚而因此聯合一致對付西方世界。這次的元兇不管是否是賓拉丹,這場文明世界對抗野蠻恐怖主義的戰爭有一個起源,就是伊斯蘭極端派。而他們的意識形態、思想邏輯、所網羅的成員,及使用的手段,都反映出一個不難辨認的特性,便是狹隘的宗派種族主義,強烈憎恨西方資本社會的文化和文明。







九一一事件臺灣觀點導正之五:

「聯合國祕書長安南籲請全球國家以恐怖主義為共同敵人,恐怖主義非指某個特定國家,而是特定意識形態組織企圖危害世界和平」

新聞標題:拒與美合作國家 安理會擬制裁

籲全球在反恐怖行動上團結一致 安南盼打擊共同敵人 安理會賦予美廣泛反應權力

【2001-09-22/聯合報/11版/美軍部署攻擊特別報導】



【編譯王麗娟/法新社巴黎二十一日電】

法國外長魏德林在接受法國「世界報」訪問時說,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第二天,安理會即在法國動議下,賦予美國及其盟國反應的廣泛權力。除此之外,安理會同時也考慮採取更具體的行動,例如對拒絕反恐怖主義的國家施加制裁等。但他並未說明是拒絕加入全球反恐聯盟還是拒絕在美國特定報復行動中未合作的國家將受到懲罰。魏德林表示,就九一一事件而言,安理會是監督國際反應的最佳機構,而安理會也應是界定全球反恐統一政策的最佳場所。

聯合國祕書長安南則在紐約時報專欄中,籲請全球國家以恐怖主義為共同敵人,結合力量,掃蕩恐怖分子。他指出,對美國的恐怖攻擊,實際上是對全人類的攻擊,因此全人類都應成為對抗這股邪惡勢力的一分子。



九一一事件臺灣觀點導正之六:

「反戰聲浪強烈」

(1)新聞標題:國際輿論反對大規模軍事報復

民調顯示八成歐洲人贊成引渡和審判

【2001-09-22/聯合報/4版/美軍部署攻擊特別報導/政治】

【編譯董更生/路透蘇黎世二十一日電】

(2)新聞標題:向美國說不,反戰聲浪風起雲湧

【2001-09-24/聯合報/4版/美軍部署特別報導】

【編譯李銘珠/綜合二十三日外電報導】

教宗反對全球陷入戰爭,達賴函請布希勿訴諸暴力。歐美數千人和平遊行,台灣社運團體發函反對開打

(3)新聞標題:美東西兩岸 逾萬人反戰示威

「戰爭不是答案」高喊和平呼聲 蔓延到香港、巴塞隆納

【2001-10-01/聯合報/4版/美阿戰爭危機特別報導】

【編譯王麗娟/綜合二十九日外電報導】









九一一事件臺灣觀點導正之七:

「世界經濟情勢」

(1)新聞標題:花旗、德意志、摩根大通銀行 一致調低匯價目標

美經濟恐衰退 美元貶值壓力仍大

【2001-09-24/聯合報/13版/財經】



【編譯劉忠勇/綜合二十三日外電報導】



(2)新聞標題:油價暴跌13% 17月來新低

市場相信美國反恐怖攻擊不致影響石油輸出 全球經濟減緩也影響石油需求量預測

【2001-09-25/聯合晚報/7版/綜合新聞】

【路透倫敦二十四日電】





(3)新聞標題:美股觀察

美林:目前宜避開高科技類股

美消費性支出下滑不會拖垮經濟 但美阿戰鼓頻催 股市波動難免 荷銀也調降美股至「中立」

【2001-09-27/聯合報/23版/證券】

【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九一一事件臺灣觀點導正之八:

「俄羅斯面對九一一事件之態度與立場」

新聞標題:瞄準阿富汗 鎖定賓拉丹

中亞風雲急 俄積極部署第二戰線

美軍進駐烏茲別克,打開通往中亞的門戶。俄國加強對塔吉克軍援,亟欲重新站上戰略制高點

【2001-09-24/聯合報/15版/民意論壇】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趙竹成撰







俄國自九一一事件以來,對與美國的合作程度逐步改變,自總統普亭表示願提供情報合作,到外長伊凡諾夫表示不反對獨立國協各國與美國建立軍事合作對抗恐怖分子,此後美國戰機、偵察機及傘兵立刻駐進烏茲別克。而就目前的軍事準備看來,證明俄國在反塔利班的行動中已採取較以往更積極的作為。

今天烏茲別克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一方面使烏茲別克開了一扇通往西方的窗,美國也順勢可公開在中亞地區建立起橋頭堡。

俄羅斯可以確定的是,不會直接參戰,但會透過獨立國協加強對塔吉克的軍事援助,強化塔吉克的軍事力量,以使塔吉克成為俄羅斯的一道防火牆。然而,九一一事件發展迄今,以阿富汗塔利班及賓拉丹為中心的恐怖行動與人類文明價值衝突的焦點,逐漸影響到國際戰略情勢的發展,特別是中亞地區的風雲即將變色。在這過程中,中國大陸難免會被捲入其中。國際情勢環環相扣,台灣所要關注的問題,恐怕不是單純的美國九一一攻擊事件,而是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俄羅斯、中亞、中國之間關係的變化,國際關係風雲詭譎,台灣須有面對一個全新的國際戰略架構的準備。



九一一事件臺灣觀點導正之九:

「美方向神學士組織喊話」

(1)新聞標題:鮑爾:神學士應識時務 與美合作

指美不一定非除掉該政權不可 盼在四面楚歌下 儘速交出賓拉丹\【2001-09-27/聯合報/11版/美阿戰爭危機特別報導】




(2)新聞標題:布希暗示阿富汗人民 推翻神學士

但白宮發言人隨即澄清 稱美無意另立新政權 紐約時報指華府試圖避免走向扶植阿國新政府 但陷入兩難

【2001-09-27/聯合報/11版/美阿戰爭危機特別報導】


【編譯王麗娟/綜合二十五日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布希今天暗示阿富汗人民應揭竿起義,推翻「極端高壓」的政府。布希說,將進行九一一事件的恐怖分子繩之以法,最佳方法是「要求可能已厭倦神學士政權的阿富汗人民合作」。但白宮發言人隨即澄清,美國無意以一新政權取代另一政權。布希說:「我們的目的不在建國,我們要的是公理正義。」

白宮發言人傅雷雪表示,美國不打算推翻神學士政權,但的確因神學士包庇恐怖分子而計畫對他們採取行動。傅雷雪說:「我們的目標是保護人民免受恐怖主義威脅。」他指出,「推翻」兩字有以一政權替代另一政權的政治意涵,但美國不作如是想,美國的目標是因神學士政權庇護恐怖分子,而對他們加以懲罰。



(3)新聞標題:阿富汗駐巴大使:神學士並未與賓拉丹失連

鮑爾強調庇護恐怖主義者將付出代價 美國處理重點不只是必須為九一一事件負責者 還包括全球其他恐怖活動

【2001-09-28/聯合報/13版/美阿戰爭危機特別報導】

【編譯曹國維/美聯社伊斯蘭馬巴德二十七日電】





(4)新聞標題:反恐 美向聯合國提決議案

要求各國凍結恐怖主義嫌犯資產 並掃蕩活動 初步反應良好





【2001-09-29/聯合報/9版/美阿戰爭危機特別報導】【華盛頓記者張宗智/廿七日電】

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廿七日在一項電視訪問中說,阿富汗神學士政權邀美國黑人牧師賈克遜到阿富汗,只是一種拖延戰術,國務卿鮑爾已告知賈克遜,美國不會再與神學士協商和對話,布希總統要求阿富汗交出罪犯的要求,沒有再談的空間。





九一一事件臺灣觀點導正之十:

「九一一事件後之阿富汗境內狀況」

新聞標題:阿富汗婦女絕望 等自殺

逃?巴基斯坦鬧水荒 會不會渴死? 不逃?阿富汗存糧僅一周 眼看要餓死!

【2001-09-30/聯合晚報/3版/打擊恐怖‧全球備戰特別報導】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阿富汗難民的處境堪憐,逃到巴基斯坦邊界的人,儘管聯合國會援助下,他們或許還有點錢和糧食,但面臨嚴重無水可喝的困境,社運組織「革命阿富汗婦女協會」(RAWA)指出,留在阿富汗境內的婦女更慘,她們只有兩個選擇,不是等著餓死,就是自殺結束生命。RAWA指出,有些婦女孩子太小或身體衰弱,無力逃難。而聯合國救援人員兩周前撤出阿富汗後,她們唯一的糧食來源也斷絕,很多人最多只有不到一個星期的存糧。

RAWA指出,最慘的是喀布爾的三萬多名寡婦,神學士政權禁止她們工作,甚至沒有人陪伴就不得出門。過去寡婦有兩個選擇,賣春或乞討,如今就連這僅有的餬口之道也已斷絕。









九一一事件臺灣觀點導正之十一:

「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境內阿裔學生處境」

新聞標題:美議員擬提案 停發外籍學生簽證半年

范士丹要求加強管制 追蹤留學生行蹤 不少阿裔學生已棄學返鄉

【2001-09-30/聯合報/4版/美阿戰爭危機特別報導】

【本報系舊金山記者盧師惟/二十八日電】

出生於科威特、廿二歲的奧奎塔米在過去兩周內精神飽受折磨,他接到不少恐嚇電話。有人對他說「阿拉伯人滾回去」,人們的憎恨目光和言語虐待使他難以忍受。他打算下周飛回自己的國家。











九一一事件臺灣觀點導正之十二:

「成立凱達組織是為領導聖戰戰士對付攻擊回教的異教徒國家」

新聞標題:賓拉丹:凍結資產能奈我何

指凱達有三個獨立財務系統交互使用 成員不乏對金融漏洞瞭如指掌

【2001-09-30/聯合報/5版/美阿戰爭危機特別報導】


【編譯王麗娟/美聯社伊斯蘭馬巴德二十八日電】

賓拉丹說:「凱達有三個可交換使用的財務系統,且各自分開獨立。整個系統均是由支持聖戰的人經營,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成功將它除去。他們不是數以百計,而是成千上萬。」美國總統布希本周以疑與恐怖主義有牽連為由,下令凍結廿七個組織與個人的帳戶和資產。

賓拉丹同時再次否認他是九一一事件的幕後主使。報導引述他的話說:「我必須澄清,我的工作是鼓舞回教徒,協助他們權衡利害所在,解說何者是回教說的,何者是反回教勢力說的。」他說:「成立凱達組織是為領導聖戰戰士對付攻擊回教的異教徒國家。發動聖戰是回教的第六重要原則。回教的敵人都對聖戰畏懼有加。」



九一一事件臺灣觀點導正之十三:





「911事件成影像演出題材」

新聞標題:九一一題材成為獨立製片業新寵

【2001-10-01/聯合報/28版/外星天地】

【編譯韓懷宗/綜合倫敦二十九日外電報導】




伍迪艾倫說:「九一一事件對商業掛帥的好萊塢非同小可,他們拍片目的就是要賺錢,未來任何與綁架、暴力、劫機和摩天樓被炸有關的劇情都會規避,以免得罪輿論或影迷。不過,對於獨立製片業的藝術家而言,票房好壞並非最重要,他們認為九一一的悲劇值得深入探討,預料不久的將來會有許多詮釋九一一事件的獨立電影上演。」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不同處,在九一一事件後,更為明顯。



《911》演員/施宣卉專訪



911》演員/施宣卉專訪

採訪、撰文/楊名芝

1.        你都是如何詮釋此次演出被分配的角色(記者和最後的女子)呢?

施:其實我並沒有因為這個角色為「記者」,便單純的用詮釋記者的方式來扮演他,我認為不從「記者」出發,才能夠與文本有所聯結。對我來說,這個角色比較像是受難記的佈道者,而且這個劇本又不是一般所謂「完整」的劇本,這個角色有點像是布萊希特所謂的跳出,應該是帶領觀眾的媒介。不過,說到「詮釋」,我還是作了一套完整的角色功課,我認為她可能是一位受難者的家屬,這點不被觀眾看出來是沒關係的。另外一位是最後的女子,其實她的角色形象是鮮明的,所以我的重點在詮釋她的茫然。

2.        片斷的台詞抓得到角色嗎

施:可以啊!因為不論這個角色的台詞多少,人生都是固定的。應該是說,就算再少的台詞,都可以去設想這個角色的個性……等等,所以不會抓不到。

3.        參與此次的演出後,你對911事件有何想法?

施:其實911對我來說,感覺並不特別有什麼關聯。對我來說,它就是一個是事件。也許是因為我個性上也比較理性,所以就算參與其中,我也是以一個比較疏離的方式,並且只專注在我的角色上。至於文本的細節感受,我想就交給觀眾感受吧!

4.        那麼你對劇作家用這樣的方式描述911事件有何看法呢?會造成演員的挑戰嗎?你如何處理呢?

施:我覺得劇作家很聰明,想必對911有很多的感觸吧!因為我也覺得,單純線性的敘述,很難呈現出:究竟為什麼會發生911,就是因為劇作家把它剪碎了,能夠使我們看到在這個事件之中,更多的層面。對演員來說,會造成挑戰。因為角色切換的速度太快了!我選擇簡短自己進入情緒的速度,使得轉換能夠清楚。

5.        以演員的角度來說,是會被文本牽制或是有更多詮釋空間

施:對我來說,並不會被文本牽制。應該是說,不論怎麼樣的文本,都能有詮釋的空間。

《911》演員/胡書綿專訪



911》演員/胡書綿專訪

採訪、撰文/楊名芝

  此次春季公演是法國劇作家韋納維爾(Michel Vinaver)的《911》,其文本中充滿片斷式的台詞、跳越的空間和不具體的角色。
  畢製演員胡書綿於此次製作中,分別擔任:歌隊、70歲的凱薩琳、指示單和主播。

1.        你都是如何詮釋此次演出被分配的角色呢?又是如何拿捏角色(character)與形象(figure)之間的距離?

胡:我就針對角色一一回答。首先是70歲的凱薩琳,她算是比較具體的角色。劇本裡沒有這個角色存在具體的時間、空間,所以我根據台詞,覺得這段台詞是她逃出來過一段時間之後考慮到角色年齡的特性,因為年齡的關係,選擇與其他逃難者比較起來,較為理性不恐慌,是一位內斂的老女人,於談話中刻意地雲淡風輕。
再來是「指示單」,只有一個形象(figure)而不是具體的角色,在詮釋上是很困難的。因為會不知道自己是誰,而沒有根基。而且,如果只是覺知自己是一個指示單」,對演員是沒有幫助的,所以必須自己找到一個立足點。又,跟導演的討論之後,我的難提就變成,要找到一個有扇動力,但沒有攻擊性的「角色」。於是,我將其設定為母親對兒子的祝福,一種祝福親人的方式來詮釋。選擇這樣的方法,比較與角色接近將形象化為角色。會作這樣的詮釋選擇是因為,有時候我們很容易會被人安靜的講話給感動扇動,其實觀眾不一定要知道我的設定,但希望能明白我字裡的信念。
最後一個角色是主播,主播扮演相較之下比較輕鬆,我是以沒有那麼討人厭的張雅琴 和幽默感的李艷秋和沈春華出發。那個段落有明顯的目的,導演有想要詼諧輕鬆的報導,所以我要清楚的傳達即可。不過在節奏上,熟了之後就可以玩一些新東西。但是,主播其實才是最難的要刻意強調一些很日常的話語,萬一出亂子會最明顯。

2.        那劇本中,有很多「歌隊」的段落,在扮演上又有什麼樣的想法或感受呢?

胡:這要看哪一部份的歌隊自己對歌隊的感覺是,他們時而全知時而像傳統歌隊的作用強調某些事情彰顯某些主張或與現實人物堅持相反意見。
分段來說開頭的歌隊是全知的。他們的作用在於文化背景的交代我認為就是身為告知身分、有一個態度的演員,所以沒有特別設定。對布希說話的段落,我就是儘量把嘲諷作到極致,希望能導致一種盲目的順從。另外,跟其他演員的配合的時候,可以增加我的動機。至於後面的部分,就有點回到全知的歌隊也是在傳達當時的事件導演有賦予一個與媒體的連接與狀態。我想,歌隊也許這麼處理會是恰當的完美的歌隊是融入在戲裡面而不會讓觀眾發現因為劇本每一段都有要訴說的事情萬一只是純粹敘述,我覺得會有點可惜。所以歌隊的作用應該是要融入片段,而且要默默幫助文本要傳達的事情這樣歌隊就會是成立的。而且這樣的表現也會比較穩不會造成導、演員的困難。至於在其他地方,比較片段式的歌隊,我覺得也不能浪費,因為我覺得劇作家有在玩弄這個事件,所以應該要先成立、嚴肅之後才會有力量。另外,在其中一個段落,有讓我思考到,雖然我也許不是那些劫機的人而是幫助了他們的人,因為那些漠不關心的人是否成為某種助力

3.        片斷的台詞抓得到角色嗎
胡:片斷的台詞有造成挑戰,但不會造成掌握角色的困擾。以扮演生還者凱薩琳來說,在不同角色的言語交換中,好像可以跳越空間想像別人的畫面,因此能夠加強自己正在講的話。好像是也同時再聽同時在講。

4.        參與此次的演出後,你對911事件有何想法?

胡:因為小時候太懵懂電視媒體又都是報導美國有多可憐。所以多少都會被洗腦潛移默化之中被影響成美國是好人中東是壞人的概念。現在看這件事情開始覺得恐怖因為也不能單一認為美國是可憐的。世界這麼大他們之間的牽扯使得蓋達組織發動這件事情。我會開始思考蓋達組織的思想和怨恨應該要往哪去?我覺得沒有人想要真的殺人的吧會不會是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美國對他們做了什麼?
演出這個文本後,感覺對於這個世界多了一個轉圜的餘地,因為很多事情是我們之前不知道的而且台灣媒體「恐怖份子」的使用已經促使我們選邊站。演了這齣戲會試圖平反,不過我們知道的事情還是太少。之前在Youtube上看到《華氏911》,讓我對911事件也有不同的思考。

5.        那麼你對劇作家用這樣的方式描述911事件有何看法呢?以演員的角度來說,是會被文本牽制或是有更多詮釋空間

胡:會需要有解套的方法,難處在於搬演上不是一個角色,是不同的角色還被切斷角色和話語的跳越,感覺會讓觀眾很容易跑走。不過,現在的穩定性來自對於文本的熟悉知道呼應的重點於何處。所以,可以自然的放點或是捨棄一些東西。劇作家這樣的方式,會有種看報紙的感覺。存在一種客觀性感覺什麼東西都看到了但是選擇立場就是自己的事了。可以感覺到劇作家的立場,但包得很隱晦,就文本而言有給觀眾自由。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死亡與少女》導演 / 陳侑汝 專訪


《死亡與少女》導演 陳侑汝 專訪
採訪、撰文/陳宜頊

如何接觸《死亡與少女》?
  陳侑汝:「機緣,第一次與這個劇本相遇是在北京,當時我才剛進入研究所一年級,建業老師介紹了波蘭斯基導演的電影版給我。一年後的某日,在倫敦無意間發現英文本,當時正準備丟畢業製作企劃書,沒有多想,便決定是它。

  最初,我原想將此劇本跟台灣觀眾有更多連結,本來是計畫或許可以將時空背景更替成台灣的戒嚴年代,卻發現我個人更在意的是劇作家的心血與原創意涵,後來我決定,試圖用另一種方式來達到與台灣觀眾的共鳴。這個劇本在討論的就是「」,它所探討的不是社會邊緣人,而是專業頂尖的人,他們都跟政府有關係,他們都為人權拼命,但在這之中,卻發現更人性的多面貌。不管你身在何地,我們都有父母,只不過每個人處境不同,遇到的問題也不盡相同,但似乎我們還是可以從中找到相似的情感。我們無法知道未來將如何,生命真的很可能發生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我們只能面對它,想辦法解決它,然後才能繼續生活,很多事情真的沒有絕對的結果或答案,唯有面對才能找到最適當的方式解決。

  這個劇本最有意思的地方應該是在「自己必須選擇」上,如果不自己思考,可能你會感到疑惑與不解,這也是最難的地方,因為出題與答題其實同等在鬥智。

談談非寫實中的寫實邏輯
  簡單來說,就是「打破習慣」這個觀念,除了是自己的挑戰,也是強迫讓觀看者打破習慣去習慣,這種觀點下,「如何接受」變得很重要。我們太常用自己的直覺反應來判斷一件事情的是非,這時若是反過來看,或許會找到一個更意思的觀點,我企圖從這樣的概念去找到舞台空間可以發揮的地方。劇場是個充滿魔幻的空間,它讓我們看到似真似假的世界,要如何去相信舞台上的真實?在空間被重新建構後,角色如何存活其中與觀眾如何信服,都是努力嘗試的目標。

選角上有什麼必須擁有的特質?
  沒有固定班底,也是機緣。每個人都有他/她的特殊性,角色的內在通常會在排練後才會開始長肉,所以在最初挑選演員時,我選擇憑著直覺來冒這場險,雖然這次有兩個角色都多挑了一位演員來詮釋,但我並沒有試圖讓他們/她們看來相似,我反而希望他們/她們能走出自己的獨特風格。若真要挑出這群演員擁有的共同特質,應該是樸實、認真,那也是他們最讓我感到可信任與開心的地方。

《911》演出倒數,「危機解密九一一」系列導讀之三,出爐囉!!

管窺《911》的創作素材──國際各大報的「九一一」頭版報導

編譯張家甄
16 MAR 2013

    九一一事件發生後,各大報紙紛紛把這起事件列為頭條新聞大幅報導。當時媒體的立場為何,大抵可以從新聞頭條看出端倪。有鑑於《911》的劇文有多達95% 取材自新聞的標題以下暫且來瀏覽一下事發後的報紙頭條吧

法國頭條新聞
《世界報》:「如今我們都成了美國人」(2001913
費加洛報》:「一場新戰爭」2001912日)


費加洛報的頭版圖片圖片來源:www.wissen-kompakt.at

    法國《世界報》(Le Monde)編輯高洛巴尼(Jean-Marie Colombani)以「如今我們全都成了美國人」作為頭條標題,為文回顧美國自二戰後的角色定位,評論九一一事件對於國際政治及外交政策的影響,爬梳九一一的歷史意義。高洛巴尼直言,面對這個悲劇性的時刻,除了第一時間在腦中閃過的念頭──「如今我們都成了美國人」──他再也找不到任何字句可以形容當日的震驚。他認為2001911日昭示著自柏林圍牆倒下之後1989119)的世界願景,以及中東和平進程的全盤破滅九一一事件的主事者運用強大的科技和嫻熟的戰鬥攻略襲擊象徵美國國力的標的物:曼哈頓的世貿中心(象徵美國的經濟力量)、五角大廈(美國軍事的樞紐)。由此看來,這起殘暴的攻擊事實上隱含政治的邏輯,主事者以絕望之名,釋出強烈的恨意和暴力昭告天下,他們對於美國反對「美帝主義」的立場。然而,長遠來看,事件勢必將導向雙方的攻防戰,及其「盟友」表態。這也迫使各國元首不得不出面接招,思考如何不陷入「以暴制暴」的思維,才能避免情勢繼續擴大,不讓好戰分子得逞。
    《費加洛報》(Le Figaro)則以「新戰爭」這個標題報導九一一事件的事發經過,臚列各國元首在事發之後的回應:「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領袖阿拉法特認為九一一事件猶如「難以置信的襲擊」;俄羅斯總理普廷則用「可怕的悲劇」一詞來形容;法國總統席哈克譴責這起冷血的事件,並向美國保證法國國民的全力支持;以色列總理夏隆表示,這是一場人道對抗兇殘無道的戰爭,「標記了反抗國際恐怖主義的轉捩點」。

美國頭條新聞
《紐約時報》:「美國遭受攻擊」(2001912日)
《芝加哥論壇報》:「我國目睹邪惡」(2001912


《紐時》頭版。圖片來源:www.doobybrain.com 

    《紐約時報》(The New Yrok Times)的頭條報導,除了簡述九一一事件的事發經過,以及生還者和現場目擊者的訪談。文中也提及這起事件無疑是布希總統任內最重大的危機,布希總統指出:「這起大規模謀殺的攻擊行動,目的是要讓美國陷入慌亂、有所退縮,但是他們失敗了」。布希總統態度強硬,誓言將歹徒繩之以法:「美國將追捕與這起邪惡、卑劣的恐怖行動相關的人士」,絕不會放過這些恐怖分子,也不會寬貸窩藏這些恐怖分子的國家。文末則針對主事者何以選擇在911日這一天發動恐怖攻擊劫機者究竟是怎麼通過飛航安檢的程序掌控了這4架飛機,等謎團提出討論。而這些問題暫時都還無解,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發生在世貿中心的慘重傷亡,將會像珍珠港事變和奧克拉荷馬市爆炸案一樣,成為美國歷史無法抹滅的悲慟記憶。
    《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引述布希總統的公開宣言:「恐怖分子雖然成功地擊中了象徵美國經濟及武力的標的,卻粉碎不了美國的國家精神。美國絕不會讓這些恐怖分子逃得過正義的制裁」,說明布希總統的談話撫慰了受到驚嚇的美國人民。除此之外,當日的頭版新聞還以「紐約的摩天大樓倒了,濃煙從五角大廈湧現,美國白宮秘密撤離」的字句描述這起事件,甚至把事發過程比擬為B級電影和政治驚悚片的情節,在真實生活上演。文中直言:如今,美國從無敵變成脆弱的國家。這起事件動搖了美國自二戰之後的不敗地位,使美國人民不由得聯想到珍珠港事變、甘迺迪總統遇刺以及奧克拉荷馬市爆炸案。然而,
九一一事件的後作力比起過往的歷史大事都要來得直接、強大、滲透力驚人。這起事件粉碎了美國無敵的幻象,而無遠弗屆的媒體報導則讓不在現場的美國人民也同時目睹災難的衝擊,感受到強烈的創傷。


新聞的即時畫面,同步轉播災難現場。圖片來源:power500.arabianbusiness.com


世貿大樓的災難現場。圖片來源: mishalov.com 


圖片來源:imagespwr.blogspot.com



濃煙籠罩,彷彿世界末日。圖片來源:imagespwr.blogspot.com


世貿大樓頓時化作遍地瓦礫。圖片來源:www.anglonautes.com

其他精選標題
英國《泰晤士報》:「上午10022001911。」
    《每日郵報》:「戰爭在美國開打。」
    《衛報》:「戰爭宣告。」
    《鏡報》:「世界大戰。」
    《太陽報》:「我們哀悼。」
加拿大《責任報》:「擊中心臟。」
澳洲《每日郵報》:「世界驚懼。」
    《澳大利亞人報》:「恐怖戰爭。」
    《雪梨早報》:「恐怖戰爭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