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劇評會心得--By 蔡茵茵

《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劇評會心得
時間:2015/03/23(一)13:00~15:00
地點:戲劇學系T305教室
主持人:林乃文
劇評人:傅裕惠、白斐嵐
撰文:蔡茵茵

    北藝大版本的《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動是台上讓演員和劇中人對換了兩次,在再看的時後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實際上再進去劇場前觀眾也知道劇中人是演員扮演的,後設的劇本加上後設的詮釋方式,其實我覺得還蠻符合原作幻覺的探討,因為劇中人所謂的真實與像不像變成一個沒有標準去衡量,永遠都不符合(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最高的幻覺標準,畢竟你知道那就是演員。在看戲的時候會想到原本劇本的東西,看的時候是雖然覺得有意思,但卻也感到混亂。所以期待劇評會裡專業劇評人的解析能幫助我更釐清這齣戲,以及劇組人員為何這樣工作這劇本的分享。

  一開始主持人林乃文問了白斐蘭和傅裕惠兩位講評人對經典作品改編如何評論,兩位講者都傾向於這個看頭是在於導演的解讀。會這樣回答,我想這也是建立在來看戲的是劇場人,而這個劇本在過去被搬演這麼多遍,沒有必要好好講一次這個故事(導演在設計理念說明會也講過類似的話。)這讓我聯想散戲時訪問到一位沒看過這劇本的觀眾,我想如果我們大多預設來看戲的是劇場人的話,也不能怪為什麼大眾不買票來看戲了。不過這齣戲的燈光和舞台設計實在太好了,導演畫面調度美的不得了,百葉窗巨大屏風跟光影的切割讓人印象深刻,傅裕惠老師提出來這場戲不聽台詞,看畫面人群位置也能大致了解劇情是對導演能力很大的讚美。這場劇評會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林于竝老師提出的問題和解析關於二度四度的,雖然有些專有名詞太多了我聽不懂,但我聽完他的發問,我對戲有更清楚些。


  另外導演回答問題的態度很有趣,好像有點受傷,有點生氣,有一題回答台上Crew的安排,她用一句我想我們可以說這是假設性存在的問題,所以沒必要多作說明。我完全聽不懂她的意思,一來是假設性存在這個詞太難了聽不懂,二來是如果你讓原本黑衣黑褲黑暗中行動,希望被忽略當不存在的舞台Crew特地穿上鮮豔衣服,還趕台上演員下台,說現在要換台了,彷彿在說你們如此悲痛也不過是場戲;但同時又把兩個顯眼的拉Fly、兩個顯眼的拉屏風手穿上黑衣黑褲希望被忽略存在,那就非常有必要說明這個現實與幻覺的邏輯怎樣,何況觀眾都問了。最後有探討些現代劇場的多媒體運用,個人覺得小男孩戲中拿自拍鏡照自己、照觀眾席投影有點不知所云。但戲結束時,當戲中戲的悲劇庭留在最高點,母親的哀嚎,而觀眾拍手,自己身為觀眾被拍手的畫面被投影在舞台上的巨大螢幕,有種錯覺是我也是被雇來這裡拍手的演員,我也是假的,拿著票走進劇院的那個人是真的嗎,還是另一個演員來替換的我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