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關於《春醒》

關於《春醒》2012
戲劇顧問/楊名芝
  這一切故事的起源,來自這位劇作家--法蘭克韋德金德(Frank Wedekind)。他生於1864年的德國,卒於1918年,享年54歲。在當時,有人形容他太早出生,不屬於那個時代,由此可見他的思想、作品對同代人而言多麼前衛。韋德金德一生中大約有十幾部劇作,除了首部作品《春醒》(Spring Awakening)之外,其他較為著名的作品有《露露》(LuLu)、《潘朵拉的盒子》(Pandora's Box)和《大地之靈》(Earth Spirit)。他被表現主義派視為先驅,同時影響史詩劇場,在現代,甚至還跨越了各種藝術形式。以《露露》一劇為例,除了被貝爾格(Alban Berg)改編成歌劇,被喻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以外,也曾被改編成電影、漫畫。2011年歐美Lou Reed Metallica的專輯《Lu Lu就是以韋德金德的劇作《大地之靈》和《潘朵拉的盒子》為主要創作基礎,可見他的作品影響範圍之廣。
  法蘭克韋德金德在1890年和1891年間發表的第一部作品《春醒》,描寫德國青少年在成長時期的不安、孤獨,和來自學校、家庭跟社會的壓迫。不過,由於劇情涉及強暴、墮胎、賣身、同性戀及自殺等議題,使得這個劇本出版後,隨即被政府禁止出版和演出。經過十五年,好不容易要演出時,又被書檢局直接刪改了他們認為「妨礙風化」的人名和內容。這個劇本彷彿就像劇中的青少年們,好奇的窺視著現在所處的世界,並且挑戰存在於整個大社會中的框架。在努力創造自己的同時,卻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否定。不過,命運沒有將《春醒》擊敗,1958年,Eric Bentley為了芝加哥大學劇院演出,與韋德金德的女兒協商再次用英文翻譯此劇。到了2006年,外百老匯Steven SaterDuncan Sheik將此作品改編為音樂劇,正式進軍百老匯。此製作先後贏得了八座東尼獎,成功將這齣戲推向世界舞台,再度掀起《春醒》熱潮。除了百老匯製作,全球各地也有各式改編演出:2010年,由Daniel Wahl導演,在漢堡國家劇院演出的作品,嘗試讓16歲到64歲的演員同時在舞台上演出,突顯出劇本跨越時空、年齡的另一種面貌;2011年,年輕的德國導演Daniel Pflug在梅克倫堡國家劇院,以肢體劇場的形式,強調在資訊發達的現代,青少年還是無法單憑自己,預測和掌握個人的青春年月,社會壓力、生存之惑,以及如何尋找自我這些命題依然存在。在大陸、香港跟澳門,此作品被譯為《青春的覺醒》,在2011年四月,由黃栢豪導演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的演出。
  我們都曾經是青少年。在長大以後,再次閱讀此劇本,不難被韋德金德的描述深深打動。原劇中,作者廣泛的討論了青少年對於性的好奇與探索,面對身體、心靈的變化與整個大環境抗衡時的衝突,學習面對死亡、以及成長而來的選擇。早在一百多年前,作者就挖掘出青少年的課業壓力、自殺、墮胎、賣身、同性戀、強暴以及家暴的問題,透過幾位青少年的眼,描寫出他們所面臨的困境和心情,並且藉由兩起死亡事件,引發出成長的力量。例如劇中角色Melchior,先是經歷了好友Moritz的自殺,也因為自己對性的衝動,強暴了對性好奇卻無知的Wendla,間接造成了Wendla的死亡。這股罪惡感驅使他逃出感化院,到了墓園後,他才真正的面對了死亡的議題。看到Wendla墓碑後的震驚,以及面對Moritz靈魂的死亡誘惑,他在這之中受到蒙面人的牽引,最後拒絕Moritz並且選擇走出墓園,也就是選擇成長。而劇中其他青少年,各自延伸出不同議題。就好像現代的青少年,也各自面對著不同的問題,但實際上命運只有一個共同的指標,就是成長。這樣被社會現實逼迫的無奈,只要曾是青少年,都能從劇本中感受得到。
  這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2年度春季公演製作《春醒》,從原劇中挑出五個青少年拉出來放大,並且聚焦,表現韋德金德原作的副標題「童年悲劇」(Tragedy of childhood)。將原著宏篇的故事架構,濃縮為一個熟悉,但許多地方都扭曲、荒謬的小鎮。鎮上大人們的規定,拘束著這群正在因成長而困惑的青少年。在青春期發展中的困惑,與壓抑產生的問題,被自以為愛著他們的大人扭曲,造成生命的毀滅與重生。整個劇本創造出來的集體潛意識狀態主要由歌曲表現,將角色的情緒拉入歌曲之中,加強整齣戲的力道。這次的製作的空設定以及音樂劇的形式,提供了更多的線索給觀眾自由想像,也符合了原劇本跨越時代、空間限制的特色,對於劇本改編是很不一樣的嘗試,為韋德金德的《春醒》寫下了歷史的一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